黃金外匯投資,有哪些不必要的成本損失?
投資黃金沒有表面看起來這么光鮮,在炒黃金的背后有巨大的隱藏成本,紙上的數字并不能代表全部。投資者常常忽略的巨大成本:
成本一:高稅率
兩種心態似乎總是手牽手站在一起:鐘情黃金投資和擔心政府干預。這種擔心體現在方方面面,從有預測分析政府大量發債將會導致美元貶值,到新近的陰謀論聲稱政府還會發布一個新版的6102號行政指令,強行搜查你的銀行保管箱,沒收私藏的黃金。
但是,真正讓黃金投資人對政府抓狂的原因卻是稅收級距的不合理。美國國稅局在征稅時將貴金屬投資視為收藏品投資,這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黃金ETF(交易所買賣基金)——SPDR黃金信托和iShares白銀信托。這意味著你投資黃金獲得的收益需上繳28%的長期資本利得稅,而股票投資所得稅僅為15%。
成本二:定期收益為零
正如金價上漲的數字游戲并沒有道出整個故事一樣,缺少定期分紅也是黃金投資的長期收益無法完全說明問題的另一個原因。多數長期投資者無法忍受將積蓄埋在后院長達20年。定期分紅是很多投資品的一項非常有價值的功能,可惜的是,黃金無法提供這種功能。
同樣道理,價格波動大、又無定期分紅的黃金市場并不適于每一個投資人。黃金的歷史回報很高,并不意味著投資黃金的風險很低,也不意味著那些需要穩定收益的投資人應該進入金市。
成本三:黃金存儲成本太高
從金礦到你手中的成品黃金,這條產業鏈上的所有中介都要分得一杯羹。首先,就算你躲得過資本利得稅,也逃不過因購買黃金首飾和金幣所要繳納的消費稅。另外,高昂的交易成本和傭金也是一筆數額不菲的開支。買過黃金首飾的人都知道,價格加成是貴金屬交易中的一個普遍現象,這一點和你付給房產經紀或其他經紀人的費用相同。
接下來還有黃金的存儲成本。你必須花錢租一個銀行保管箱。黃金所謂的“安全性”不過是寫在紙上的,取得實物黃金并安全地存放是要付出高額代價的。
成本四:金價也會下跌
雖然黃金永遠不可能變得一文不值,但是認為金價不會下跌的想法無疑是愚蠢的.回憶一下,上世紀80年代早期,金價在升到創紀錄的高位——每盎司850美元之后,兩個月內狂跌40%。到了1981年,黃金均價跌到只剩每盎司460美元,此后一直在底部徘徊,一直到2000年跌至大約每盎司280美元。對于當年那些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來說,如果他們在1980年的歷史高位買入黃金,那么他們要等28年金價才能回升到850美元/盎司的水平。這可不是一個明智的退休理財計劃。除非他們活到八九十歲,否則他們無法兌現投資收益。
成本五:識別黑平臺和不良分析師的投資騙局
下面是現在市場上那些金融騙子普遍的詐騙手段,各位正在投資或者已經被騙的受害者應該明了:
1.直播洗腦將股民誘導去做黃金、微信偽裝成美女先聊感情后聊投資、年輕小伙子偽裝成高大上的分析師誘導客戶頻繁交易、重倉滿倉交易,等等,目前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各位投資者要擦亮雙眼,世上沒有低風險、高收益的美事。已經被騙投資者想要維護自身權益,需要走正當的維權道路,大多數投資者都是辛苦半生的血汗錢被騙!
2.通過扣扣群、微信等推廣說什么炒股不賺錢然后邀約受害人到虛假平臺炒黃金、外匯、期貨等;
3.成功邀約后,在炒外匯群里,通過內部人員假扮客戶就是俗稱的托來制造炒外匯快速贏利的假象,逐步消除受害人顧慮;然后時不時的這些托會發些虛假的盈利截圖來烘托指導老師的實力,其實這些盈利截圖都是這些托用模擬盤弄的虛假操作記錄
4.以小投入大回報讓受害人初嘗甜頭,并且提出分成贏利等要求,以看似符合常理的規定進一步博取受害人信任;然后等受害者入更多資金后就突然快速的大幅虧損直至爆倉,完成收割。
投資有風險,大家需謹慎,祝各位投資朋友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能投資順利。另外有在華益資本、高鵬國際、丹高環球 、大摩國際、金盛金融、鼎興環球、豐準財經、海通期貨、金鼎貿、沃領達國際、瞳盛國際、河南亞太有色、恒興國際、匯達豐、天石國際、聚點國際、恒利、安實集團、安凱國際、摩爾漢、FSFX富森等這這些個平臺的投資者請速速聯系我,有重要事情通告。
筆者從事:行情走勢判斷與指導,投資虧損合法性分析并追回,平臺安全性辨別與建議等方面的工作,出入金通道安全性判斷與建議,有上述四方面困惑的投資朋友都可以與筆者交流。以上行情分析僅供參考,對錯筆者不負任何責任,請各位投資者理性投資,做好風險控制。聯系qq:294033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