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銀行的存款利率是10.98%,可謂巔峰時刻。
15年前,銀行的存款利率開始下降,降到了8%的利率。
到了5年前,銀行的存款利率毫無回轉之勢,直線下降到了5%的利率。
而如今,我們無可奈何地接受了2%的銀行存款利率。
就在不久前,各大銀行剛剛發布了12月的最新存款利率表:
對比近期,我們會發現,銀行的存款利率是有所上調的。那么現在2018年的年底將至,我們該不該選擇這個時候在銀行存款呢?
據了解,目前最好的存款時間點有三個:半年度(6月末)、年度(12月末)以及開業或周年慶。這三個時點,半年度和年度是重要的考核時點及半年報、年報的發布時間,開業或周年慶是特殊時點,一般在這三個時點,存款可以獲得最大收益。
其次,一季度末(3月末)、三季度末(9月末)及春節,也是值得考慮的存款時間點。一季度末和三季度末也是考核時點,但其重要性卻不如半年度和年度。而春節主要是在外人員返鄉潮,基本都是錢包飽滿時,為新拓客戶及搶占存款資源的最佳時刻,因此也會進行各類活動。
我們再來就目前的趨勢來分析,今年的年底不同于往日:
今年的資管新規降低了理財投資的標準,由原先的5萬元,降低到了1萬元;今年理財剛性兌付被打破,保本型結構性存款乘機而入,順勢發展;多家民營銀行成立,并積極與京東金額、螞蟻金服等金融平臺展開互利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創新型的現金類管理產品,滿足其高收益以及高流動性。
同時,也因為這些投資產品的出現,致使不少銀行被強占了存款金額,從而導致今年的攬儲壓力過大。
基于存款利率上調涉及到需要報備等較麻煩的程序,且利率并不是一直都是往上增加的,頻繁的調整利率上下浮動,會降低客戶們的體驗感。以至于除了民營銀行的創新產品高利率及部分銀行提高了大額存單的利率外,那些傳統型銀行的普通定期并未有上調存款利率。這是哪怕攬儲壓力大,也無法改變的現象。
不過,銀行想出了另一條套路:那就是通過贈送禮品來進行攬儲。
在競爭壓力如此之大的環境下,各銀行年底里送出的禮品價值通常會大過平日里送出的禮品。當然,各銀行還會相應地降低存款金額。
另外,每年的年底都是央行年度的最終考核時點,即MPA考核指標:
MPA考核分為A/B/C三檔,A檔有獎勵,B檔不獎不罰,C檔有懲罰,主要獎懲涉及到存款準備金率,將對銀行的可貸額度造成可觀影響。
要知道,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于存貸款利息差,尤其在中小型銀行身上最為體現。而年底的MPA考核,是能嚴重影響到銀行的下一年利潤的重要因素。假如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提高了,可貸額度減少,利潤就會因此而減少。
總而言之,出于自身利益,銀行在年底的時候都會竭盡全力地想方設法來進行攬儲,而作為客戶的我們,選擇在這個時候到銀行存款,時機絕對是在合適不過的了。不僅能夠獲得銀行贈送的禮品,還能享受到相對應的優惠利益,此時不存,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