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平安夜,我在淘寶買了一份24小時的愛情
在日本,有超過6成的男生愿意和AI談戀愛,甚至是以結婚為前提。在中國,2014年底淘寶搜索“虛擬女友”,可以搜到4474件“寶貝”。那是整個行業最熱的時候,百度貼吧、知乎上與此相關的標題大都是“聽說最近虛擬戀人很火,你不找個試試?”“每天20元,萌妹型男任你挑”。每個訂單給到的是一個鎖在手機里的女/男友,“愛情”由此成了一樁可以公然交易的買賣。半小時或一小時之后便可刪除好友,安全、隱秘到不用承擔半點攪入現實生活的責任與風險。
“也不是沒產生過感情。”在我們采訪的人里,大部分人都說過這句話。他們自認無法探索別人內心,也清楚現實與虛擬之間的邊界。
過客
筱柒想了想,又回到了聊天界面,反復斟酌后打下一句話:“還是你先刪我吧,我有點舍不得。”這是“虛擬戀人”筱柒和顧客九月說的最后一句話,之后好友列表里再也找不到他的頭像,所有一小時里發生的談笑風生,都只成了網絡中的一行行代碼,然后被刪除干凈。
九月之后的一位顧客,是剛失戀的女生,哭訴著為什么感情突然消失殆盡,極度憤怒、悲傷帶來的失控讓她在對話框里打下了密密麻麻又缺少邏輯的話語,她似乎只想找到一個出口,而非尋找一個答案。再下一位,是木訥的理工男,不管尋找的話題多有趣,他簡單的“嗯嗯”,或是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不帶情緒的回復,都能讓氣氛瞬間冷到極點。而他的每一個提問,筱柒都想用“哈哈哈”敷衍過去。下一位,下一位,再下一位……不管聊天對象是誰,預設怎樣的場景,她手速不變,流程化地依次按照自己的標準劃分人群:“失戀”“壓力過大”“好奇心旺盛”“傾訴欲很強”……然后流程化地尋找話題,讓場面不至于尷尬。
在現實世界,筱柒是個正兒八經的公務員,捧的是國家給的“鐵飯碗”。但作為虛擬戀人,她可以是可愛呆萌、元氣少女、黏人蘿莉,也可以是霸道御姐、性感女神、職業女強人。周而復始,不停重復循環,三個月內她成為了一百多人的“虛擬戀人”。從早上10點到晚上11點,有空必接單,最多的時候一天與18個人曖昧聊天。“這是個很磨損感情的行業,悲傷的故事聽多了會麻木,套話說多了也會變得敷衍。”筱柒說。“虛擬戀人”最基本的要求是——聊天結束后,必須互刪好友。筱柒一天處過18個“戀人”,也“分手”過18次。
傾聽者
“這個行業被封殺過一次,原因是有幾個記者拍到一些店提供色情服務。然后淘寶就封了所有關鍵詞,整個行業消失了。”石川叔說。2014年上半年,虛擬戀人盛行,石川叔憑借好聽的聲音成為圈內紅人,代價是即便自己剛失戀也必須要控制住情緒,塑造一個陽光積極的形象去面對一天內接連更換的“戀人”。最忙的時候,他會同時服務26個“戀人”,就連匆忙洗澡的10分鐘都會聽到不間斷響起的消息提示音。
這個年僅22歲的男孩,自稱是叔,他說自己接觸“虛擬戀人”五年里,看過太多人情世故,也接收了太多負面信息。“至今還在做,以前叫虛擬戀人,現在叫閑聊樹洞。仗著自己聲音好聽撩了無數妹子,也渣了幾個,聽了無數的故事,大多數是失戀,其中還有不少奇葩事……”一通折騰下來,石川叔累了,“每天要偽造出不一樣的身份和年齡,跟很多不一樣的人,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聊天,經常遇到有巨大的文化差異和貧富差距的人。”
他聽過形形色色的故事,關于戀人,關于家庭,關于工作,大多負面。他能通過顧客的朋友圈,去推演他們的形象與需求,卻沒人知道,他也來自一個單親家庭,會被父母踢皮球,沒有歸屬感……自身的,或是關于他人的負面情緒有時會像海嘯般向他涌來,在海水中他睜不開眼睛。身處“黑暗”也讓他尤其不相信感情,甚至開始整夜整夜地失眠,連朋友發來的關心、寒暄都不再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