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無論是國內的360還是出海的獵豹移動,清理和安全類工具都是該公司的現金牛,變現方式多種多樣。而除了這類系統級工具主導的公司外,諸如美圖、Keep、大姨媽等用戶工具型產品也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它們均不是用戶使用時長突出的代表,而是將上述三要素較好結合的典型。它們將變現手段分別延伸至上游硬件、品牌廣告和社區電商等,實踐并豐富著工具類應用的變現手法。
入門容易大成難,工具類APP成功的關鍵要素
當然必須承認的是,自2015年起我國出海的工具類應用開始進入調整期。比如久邦退市的導火索就被認為是Launcher混戰所掀起的“燒錢”大戰—在其退市時,市場上有GO Launcher、CM Launcher、Solo Launcher、APUS Launcher、Hola Launcher、 X Launcher和Y Launcher等一大票玩家——同樣,今天你在Google Play搜索從清理、安全到相機、瀏覽器的各大工具類應用,都有一長串名單。
這樣的現狀,一方面呈現了工具類應用市場(特別是在發展迅速的新興國家和地區)的火爆程度,另一方面也的確反映這個市場的門檻并不高,“抄抄改改”就上線并非孤立事件。但大浪淘沙,入門簡單的工具類應用想要做好并取得持續成功,還必須專注把握幾個關鍵要素。
一是產品體驗,不止是基本功能和UI設計,更要打造技術壁壘和延長生命周期。目前市場上有一種認識是清理和安全類產品門檻較低,才容易被復制和抄襲,實際上要真正做好它們并長期受歡迎,門檻并不低。嚴格意義上,系統級工具真正要做好,它對諸多惡意軟件檢查的速度、掃描的速度、新病毒發現的速度,以及支持的不同文件種類等等,都有嚴格的要求,考驗的是背后的技術實力和長期的運營積累。長久來看,只有設計、功能和技術的統一,才能確保產品具備較長的生命周期,不至于曇花一現而被輕易替換。
二是變現效率,主要是控制獲客成本,確保ROI為正的過程。對于擁有了一定數量級用戶的工具類應用,變現就成為了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對大多數具備一定用戶規模的工具類應用來說,都是邊買量邊變現,這時就面臨一個選擇:是追求正的ROI還是虧損求發展?我個人的理解是,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一定要追求正的ROI。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買量和投放策略,但原則上都要盡量以低成本去獲取新客,確保ROI是正的,畢竟生存是創業公司第一要務,憋大招等待厚積薄發不現實。就豪客互聯的實踐來看,我們工具類應用的獲客成本遠低于游戲、社交或金融類別,只要積極提升廣告變現效率(對此我在前述系列文章已有敘述),便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實現正ROI。
三是團隊的執行力。俗話說沒有失敗的行業,只有失敗的企業。不管一個行業是否處于風口,都需要團隊強有力的執行去開創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對于系統性工具產品來說,由于不需要太多的本地化、個性化運營和文化適應,一個好的公司和團隊,可以在文案設計、廣告轉化等方面把CTR和CVR提升上去,工具轉化方面做到50%以上。
誠然,伴隨著移動互聯網行業里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整個市場競爭環境也在快速變化,工具類應用自身也同樣在不斷進化,所有出海企業想要在工具類應用賽道(或基于工具類應用)取得持續成功,還得在實戰中與時俱進掌握更多要素。
從社會發展進程來看,是人類而非大猩猩或猴子進化到現在地球的主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類會使用工具,而各類工具的使用恰恰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需求。因此,我的核心看法是,工具類APP市場天花板依然很高,產品價值不容忽視,目前仍然是最適合出海的方向之一(對很多創業企業來說可能是唯一)。
最后,無論是創業者、資本方還是媒體,我認為我們都可以有的共識是:做工具開始并不等于做工具結束。互聯網商業模式的變幻可以說多姿多彩,立足工具變現上市甚至做到領域霸主的案例比比皆是,聊天工具QQ如此,電商工具淘寶如此,社交工具微信如此,支付工具支付寶亦如此……它們如今很難再說是單一的工具。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原標題:互聯網出海紅利依舊,唱衰工具類App是錯誤解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