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Pre-IPO投資:套利區間縮窄
Pre-IPO熱潮逐漸回歸理性,從估值和質地兩方面進行博弈,減持新規的出臺延長了Pre-IPO投資者的退出周期,退出數量也受到限制,進而收益率也可能受到影響,退出難度的加大和時間的延長將直接影響Pre-IPO投資者的投資熱情。
業績上的穩定以及沒有三類股東等問題成為了公司能否成功IPO的一個關鍵,在收入和利潤上沒有明顯波動,穩定成長的公司成功IPO的幾率相對較大,同時,三類股東、大股東減持和信息披露一致性等問題也成為新三板公司IPO成功的一個重要障礙。
從Pre-IPO的投資策略來講,我們認為套利區間縮窄,在過去的半年內,新三板的上市輔導板塊整體估值不斷的小幅上升,而創業板、中小板的估值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綜上所述,我們,在套利空間不斷縮窄的情況下,業績優良,且業績穩定,不含三類股東等問題的公司,同時估值相對較低的公司,可能是未來Pre-IPO策略主要應該關注的公司。
在估值差減小、變現周期延長、三類股東問題等因素的影響下,單只以套利的Pre-IPO投資將趨于穩定,真正的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愿意在長期內扶持、幫助企業成長的投資者將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公司的質地、包括盈利模式、收益質量等綜合因素,上市成功的可能性,以及公司的合理估值等問題,有望成為新三板Pre-IPO投資的主流邏輯。
談扶貧概念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認為對于IPO的扶貧概念股不應一概而論,應該對于具體的股票、具體的公司有具體的分析,因為不同公司,雖然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處于貧困地區,但是不同公司之間的質地、基本面、所處行業和發展階段其實差別是比較大的,因此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存在著一些問題,即便是IPO扶貧概念股也是難以過會的。
根據過會率來看,目前IPO過會率已經下降了76%左右,也就是說被否決的概率是相當大的,在這種情況下,不排除少數的扶貧概念股,其實可能它僅僅是處在扶貧地區,但是它自身的質地,甚至包括三類股東問題也好,它的經營持續性也好,如果存在問題的話,即便是IPO扶貧概念股。
談三類股東:能否接受穿透式審查是關鍵
監管部門對三類股東的態度實際上并非是不明確的,而是相對比較明確的,也就是說無法接受穿透式審查的公司是不可能過會的,也就是說穿透式審查必須穿透到每一個自然人主體,或者是真正持股的每一個投資主體,如果不能夠穿透到具體的人,那么是難以過會的。
在明確態度的基礎上,攜帶三類股東的企業反饋速度有可能加快,反饋速度的加快有利于公司更加明確自身的問題,也給了公司足夠的時間去清理三類股東,我認為這個可能是未來改革的一個方向。
以上就是新三板最新消息,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新三板改革基調已定 長期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