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銀行把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簽支付業務的單筆限額上調至1000元,也就是說,只要消費額在1000元以內的,你直接刷卡就可以了,不需要輸入密碼,也不需要簽字!
本來這是銀聯想要方便用戶,但問題來了——許多人全然不知自己的銀行卡已被開通了這項功能。
這項服務到底是何來頭?
手機支付一般還有手機密碼或指紋解鎖作為一層保護,這個卡如果丟了就相當于直接丟錢了。
據報道,天津市民劉先生在餐廳刷卡結賬時發現,自己還未輸入密碼,服務員拿著卡在機器旁放了一下就說“可以了”,消費支付已經完成。在得知自己的銀行卡有小額免密免簽的功能后,劉先生感嘆支付便捷的同時,也隱隱擔憂:萬一卡丟了,很可能被盜刷啊。
長春市民王林(化名)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消費時,不需密碼也不需簽字,錢直接就被商家“揮卡”刷走了。王林詢問銀行才了解到,原來自己的這張標有“閃付”字樣的芯片卡被默認開通了小額免密免簽支付功能,而在辦理卡片時卻沒有人提示過他。
對此,記者在某銀行咨詢時銀行工作人員稱,一般開卡時就把這項免簽免密功能開通了,一般單筆金額在300元左右,但每天上限是多少并不清楚。“每家銀行都不一樣,最好打客服或者問銀聯才準確。”
小編查詢中國銀聯官網發現,小額免密免簽是中國銀聯為持卡人提供的一種小額快速支付服務。當持卡人使用具有“閃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或支持“銀聯云閃付”的移動設備,在指定商戶進行一定金額及以下的交易時,只需將卡片或移動設備靠近POS機等受理終端的“閃付”感應區,即可完成支付。支付過程中,持卡人不會被要求輸入密碼,也無需簽名。
根據中國銀聯的公告顯示,自2018年6月1日起,中國銀聯將與各成員機構聯合對“小額免密免簽”功能進行優化,屆時銀聯芯片借記卡、信用卡的小額免密免簽單筆限額將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
被盜刷怎么辦?
“開卡時不知道,都是在消費時才知道。”一位網友在網上吐槽稱。
據新華社報道,業內人士表示,“小額免密免簽”這類支付是指消費金額低于限定值時,用戶無須輸入密碼即可完成消費。現在不少人在支付時都已經開通并使用過這個功能,雖然支付過程簡單便捷,但也易使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盜刷。
而對于小額免密免簽支付的安全性,中國銀聯在其官網稱,中國銀聯聯合各商業銀行為持卡人設置了專項賠付金,提供了72小時失卡保障服務:
300元及以內銀聯手機閃付和IC卡閃付小額免密免簽交易(不含電子現金),如發生移動設備或IC卡失竊,將對持卡人掛失前72小時內被盜刷消費金額提供賠付;每位持卡人每年最高累計賠付10000元。
但更多人認為,開通銀行服務需要有文書征得用戶同意后才可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