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知識付費產品之后,產能井噴,爭議不斷
自2016年5月,開始出現。在我看來,某些人的擔憂并不真實。——在當今的知識付費市場,沒有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景象。
除了極少數的個例,絕大多數受歡迎的產品都是同類中的佼佼者。
道理其實很簡單:目前的知識付費購買者大多是一、二線城市的新中產,是具有自我學習驅動能力的理性消費者,因而有起碼的識別力。
——互聯網型形態的知識付費產品,沒有形成對圖書產品的替代。
“買了知識付費產品之后,就再也不讀書了”,這樣的情況并沒有出現。
相反,優質的在線產品在熱賣后,大多會迭代為紙質書出版,而很多傳統的圖書作者,同時成為在線產品的生產者。
——知識付費產品的輕教育化趨勢非常明顯。
根據小鵝通的數據,在2017年,98%的知識付費產品為單一的音頻類,而到2018年,教育培訓類客戶增加到了40%,在交付上,出現了打卡、拉群學習、在線考試等多種形態,進而,把線上學習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嘗試也比比皆是。
06有人問,為什么只有中國出現了互聯網知識付費這樣的學習模式?
我想原因大概也有三個。
其一,以80后、90后為主力的消費人口,是天生的互聯網一代,以在線的方式社交、游戲、購物乃至學習,是自然而然的選擇。
其二,移動支付的超級繁榮,再造了各類商品的流通和交付模式。
其三,中國思想市場的長期禁錮,亟待一場新工具革命,知識付費的野蠻生長正是來自民間的一次反叛,它讓自由的知識生產者重新奪得了主權。
自由,只有自由是值得贊美的。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著生活和知識的一地碎片——我對此深信不疑。更多精選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