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開資料來看,中國文化產業基金項目投資將封閉運行10年,前5年為投資期,后5年為退出期。基金目前已投資的項目包括人民網,新華網、中國出版傳媒、中投視訊、百事通、萬方數據、歡瑞世紀、華視、微影時代、芒果TV、洛可可、蜻蜓FM等公司,還參與投資了電視劇《平凡的世界》、電影《絕地逃亡》和《梔子花開》等。
行業變化迅速,國字號的基金堅持尋找龍頭
追溯到2009年的中國文化產業基金,其實是為了順應當時國務院的文化產業基金公司的要求而設立的,財政部、中宣部發起,由財政部、央視、深圳、中國銀行組建,到2016年為止基本第一期的投資任務已經完成,到了2017年下半年第二期的任務也宣告結束。
從投資方向上看,中國文化產業基金主要集中在四個方向:內容,渠道,文化,還有互聯網。
內容這塊應該是中國文化產業基金最核心的部分,比如依靠演藝起家迅速拓展到影視產業的開心麻花、多年深耕電視劇領域的歡瑞世紀,擅長大特效影片制作的金海岸、還有諸如羅輯思維和蜻蜓FM這樣的新型公司。
在項目端,除了前面提到的《梔子花開》以及《絕地逃亡》,中國文化產業基金也參與投資了《盜墓筆記》、《致青春》、以及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等等的部分份額。
盡管如此,筆者發現,就算是“國字頭”背景的大腿級投資基金,中國文化產業基金的所投項目卻并不見得總能一帆風順: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難以預料的周期性政策變化還是會對投資帶來一定程度的挑戰。
以開心麻花為例,今年9月麻花收到了一份《關于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中止審查通知書的公告》。公告中稱:審查期間,為開心麻花出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相關法律文件簽字律師之一,因個人發展需要從原律師事務所離職。根據相關規定,開心麻花不得不中止IPO申請。
另一方面,在開心麻花IPO中止的背后,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也不太如意。根據開心麻花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開心麻花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35.28萬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43%。
面對公司凈利潤下降,開心麻花在公告中解釋,主要是由于公司演出業務場租成本及人工成本和費用較上年同期上升所致。
不過,國慶前的最新的消息是,開心麻花已經完成更換簽字律師等相關程序,及時向證監會提交恢復審查申請。這意味著,盡管此次申請失利,但開心麻花IPO的決心依然堅定,前途依然光明。
除了開心麻花遇到的風波之外,電視劇板塊的歡瑞世紀也是問題不少。不但上半年遭遇凈利潤驟降,以及因此引起的股票強制平倉風險,而且從長期來看公司也開始稀缺能讓業績扭虧為盈亦或大賣的劇作,高額的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也同樣使得公司面臨未來盈利預期的挑戰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