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7月1日訊:無論是甚么理由,人到中年,熟悉的職場在生命中倏然消失,心理沖擊之大難以想像。十年前,小勇亦曾經歷這種人生低潮,突然失業引來無數的驚恐,有來自心靈的(大部份人的自尊都建立在職場上),亦有來自財政的(如果是家庭支柱更是驚恐),更不幸的是來自身體的(例如患上長期病),此時此刻極容易招致情緒病臨身。
財經365零基礎學理財-你突然失業咋辦?
人生忽然變天,不可能不懷傷痛,給自己時間去悲傷十分重要,不需要強迫自己,直面自己的情感,想嬲、想鬧、想喊都是正常的。不過,要跟自己約定傷痛的期限,之后便要開始自我治療,以免情緒bungee jump變成情緒病。
不過,即使有情緒病也不是世界末日,只要看醫生吃藥,多做對情緒有正面效果的事,如運動、保持社交,同時盡量遠離有負面效果的事,如濫藥飲酒,情緒病便不會惡化。雖然情緒病可能隔一段時間再來找你,但帶病生活也不是世界末日,這是小勇的切身感受。
1、避免負面情緒擴大
情緒問題不可能一次搞掂,要時間,無須強迫自己。處理情緒的同時,專注處理需要理性思考的問題,將心思轉移是自我治療的方法之一,以免負面情緒擴大。
忽然零收入,首先要為自己算算賬,你的財政資源可以維持多久呢?必須要馬上有收入抑或可以容許短時期零收入呢?第二要評價自己的狀況,從今次失業的經驗學到甚么呢?
當然,最幸運的是可以迅速在相同的行業內,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便最好。但如果好像小勇當年失業時找不到同行工作,便要好好評價自己的能力圈及經驗值。當時的我不想再有忽然零收入的慘況,決定不再依靠一家公司的收入,全力開拓不同的收入來源,這種做法可以帶來更穩定的長遠收入。
2、重新審視能力經驗
當時我重新審視自己的能力及經驗,只要能力所及,即使回報不多也會照做,為求盡快開拓客戶群。如果有甚么技能可以提升能力的,也會趕快學,因為相信這些技能最終可以轉為主動收入。慶幸的是,自己工作多年所掌握到的一些技能,竟可適用于另一行業,帶來了新的主動收入。
除了來自工作的主動收入外,最好是建立被動收入,又叫「睡后收入」,即是隨著時間流逝,便會有收入。一般來說,是指收租物業及穩健增長的收息股。買債亦可以穩定收息,但債券不會增值只可保本,持有至到期日便可贖回。
要建立足夠應付每月開支的被動收入,必須先累積相當金額的資產。在這之前,便要開拓投資方面的主動收入。小勇曾經從事證券經紀的工作,可運用自己的知識及經驗進行投資。在眾多投資工具之中,我選擇了期權作為每月主動收入的來源。
十多年前,我看了一些外國投資書籍介紹如何利用期權建立每月穩定收入,于是開始仿效他們的做法,希望有長期穩定回報,目標是每月賺到與以前收入一樣的金額,至今我仍以這個為投資目標,持續地進行。
其實,只要持續投入精力,讓一門技能成為你的所長,而這些技能便會成為你開拓收入的利器。對于一般打工仔來說,職位是收入來源,是社會地位、個人自尊的根源。但小勇相信技能(尤其是transferrable的)才是收入的來源。
人的一生難免會有高低潮,在低潮之時要敢于踏上冒險之旅,為自己開拓富足的人生。請謹記「一扇門不關,另一扇不開」!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