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新政中提出建設的監管平臺有什么作用?
征求意見稿提出,將建立全市統一的住房租賃監管平臺。這個監管平臺,其實就是一個大后臺,并不直接對口普通的租房者或者出租者,它是為住房租賃提供備案等政府服務的。
為公眾提供住房租賃服務的則是各個網絡交易平臺,包括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等,租賃雙方通過這些對外的平臺達成交易,這些網絡交易平臺則把住房租賃的相關信息傳輸給政府的住房租賃監管平臺,進行登記備案等服務。
達到一定標準的網絡交易平臺要,符合“大后臺”的要求才能對接政府的“大后臺”,提供服務。這對租賃雙方來說都是好消息,登錄這些正規的網絡交易平臺,房屋租賃會更加規范、安全,監管平臺也有利于規范假房源、二房東等現象。
新政威力初顯 北京學區房“退燒”效果明顯
北京6月環比跌幅最高的門頭溝區,7月房價有所反彈。6月環比跌幅排各區第二的通州區,7月房價跌幅收窄至2.54%。而6月跌幅最低的東城區,7月環比大跌5.22%居各區首位。
近三個月來,作為重要學區的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和海淀區房價分別累計下跌13.17%、12.77%和12.28%,跌幅居北京市各區前三位,表明在多校劃片、強調實際居住等政策及租購房同權預期的作用下,學區房正在退熱。
結束語:樓市今日“五限”時代已成既定事實,樓市正在降溫也是不可爭議的,在此大背景下個地方的各種政策紛紜而至,在有效調控樓市的基礎上,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為承租人建立一個有效的機制,實行“租購并舉”兩條腿走路得模式,房地產市場長效發展機制的輪廓已經漸漸清晰,在不久的將來會蛻變的更加成熟!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