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根據內部人士爆料,因市場擴張成本高企,摩拜和ofo小黃車兩家單車企業資金告緊,已經開始挪用用戶押金填補缺口,挪用總金額高達60億元,而自行車廠等供應商的付款也均已暫停。
盡管共享單車企業一再保證押金安全,但此前二三線共享單車企業陸續曝出的押金難退,已經證明了其所謂的資金監管其實虛無縹緲。而在行業大洗牌的背景下,這則挪用資金的傳聞是否將成為推動摩拜和ofo合并的一個契機?
押金是否挪用惹爭端
共享單車押金之火已經波及到原本置身行業寒冬事外的摩拜和ofo。
針對摩拜和ofo已經開始挪用用戶押金填補缺口,涉資高達60億元的消息,11月30日,摩拜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是徹頭徹尾的造謠。
摩拜同時在隨后的公告中稱,自成立以來,摩拜單車始終把保障用戶押金安全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并確保用戶可隨時退押金。摩拜同時宣稱:“對于網絡上出現的惡意詆毀和造謠,摩拜單車將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而ofo則也表示,目前公司各項業務有序運轉。ofo小黃車自創立之初就嚴格保障用戶押金安全,并設置了便捷順暢的退押金流程,目前,用戶通過官方APP、客服電話等渠道均可順利退還押金。
但值得注意的是,兩家共享單車目前的回應都集中在隨時、順利“退押金”上,但對于用戶的押金是否被挪用卻沒有提及。而截至發稿,《華夏時報》記者關于兩家企業用戶押金是否處于監管或托管當中的提問,還沒有收到回復。
共享單車行業的押金自誕生起便成為眾矢之的。有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押金并不是一個新問題,但從沒有哪個行業能匯集到如此巨大的金額。
摩拜和ofo大約占據了共享單車行業九成的市場份額。QuestMobile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23日至29日這一周,摩拜單車周活躍用戶量達3128萬,ofo的周活躍用戶量為2659萬。以此數據粗略計算,單個用戶押金299元的摩拜押金規模在93.5億元,而單個用戶押金為199元的ofo押金規模則在53億元左右。僅此兩家活躍用戶的押金金額就將近150億。
事實上,摩拜和ofo此前都曾宣布對自己的押金進行了監管。
摩拜在今年2月曾高調宣布和招商銀行合作進行資金監管。雙方當時表示將在押金監管、支付結算、金融服務、市場營銷等方面全方位展開合作。而ofo則在今年4月與中信銀行達成戰略合作,雙方也宣布將在押金托管、支付結算、跨境金融、資金托管、授信支持、市場營銷等領域展開合作。
12月1日,《華夏時報》記者多次撥打招商銀行總行相關人士的手機和座機,均無人接聽,發出的短信也沒有收到回復。除此之外,中信銀行相關人士在接受采訪時稱要與總部協調,截至記者發稿,還沒有收到來自中信銀行方面的相關回復。
但值得注意的是,摩拜CEO王曉峰曾在今年3月接受財經評論家葉檀的訪問。他當時曾詳細解釋了摩拜為何收取299元押金,以及如何快速退還用戶押金。但在被反復問及近30億元的押金去哪兒時,他始終未能做出正面回應。
托管賬戶還是普通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