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電動車挺好的,環保便捷,規范化就好了。”廣西學生馬林認為,網約電動車的火爆說明市民有需求,“南寧公交車太慢,小汽車太堵,地鐵又太少,其他交通工具去不了的地方小電驢都能去。”馬林說。
另有一些網友提出質疑稱:萬一電動車在路上出了事,責任劃分和理賠是個難題。“注冊網約電動車司機程序太簡單,車主身份不能保證,乘客人身安全沒有保障。”網友“何舜”說。
對此,南寧市交通運輸部門提醒:凡未經辦理交通運輸營運許可證件的車輛從事經營性運輸的行為均為違法營運,市民乘坐此類交通工具在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方面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事實上,南寧是座“電動車之城”。截至2017年7月底,南寧市區注冊登記的電動自行車已達205.1萬輛,居中國各城市前列。在南寧,電動車的使用率也很高。南寧鬧市區一位看車師傅告訴記者,電動車停車白天收費1元,晚上收費2元,他每天的收入能有1000多元——數字反映出南寧電動車數量的龐大,而這背后隱藏著更大的安全隱患。
南寧一市民向記者反映,不少電動車強行占道,違規行駛,“開得又快又猛,特別危險”。
南寧市交通運輸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電動自行車自重大、速度快,發生事故會帶來較大傷害和損失。
記者梳理發現,除南寧外,上海、杭州、鄭州等多地日前已明確叫停共享電動自行車。今年9月,杭州相關管理部門叫停“共享電動車”,云騎天下、騎電單車等企業清理車輛并退出杭州市場。
今年10月26日,西安市多部門下發文件,明確提出西安市“禁止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但仍有個別企業無視禁令,繼續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