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醫療、科技方面的突破以及對身體健康和飲食更多的關注,美國的平均壽命預期自1900年來已提高了30年。美國目前的平均壽命預期是79歲.
但同時,一份來自投資顧問服務公司United Income的研究顯示,美國人對于經濟狀況及自身未來財政健康程度的悲觀和不安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增加。
盡管心理研究指出人們年齡越大傾向于對生活感到越快樂,但他們對自己的財政情況卻感到“過于悲觀”。
該報告還指出這種悲觀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拖緩GDP增長。報告發現,平均壽命預期每增加一年,美國的年輕人與老年人之間的“樂觀差”就會增加3%. 這已體現在老年人減少購物、避開稍有風險的股票、對個人財政作最壞預期等趨勢當中。
舉例來說,在2014年,超過64歲的人群對于未來財政健康的樂觀程度比35歲以下成年人低40%. 他們對未來經濟增長的懷疑程度比年輕人高30%, 對于股市增長的信任程度比年輕人低40%.
“如果老年人因為擔憂未來的財政健康而削減消費或醫療健康投資的話,那么更長的壽命以及退休為他們帶來的利益就變得有限了”,研究總結稱。
最新的趨勢顯示60歲以上的人群將每年減少開支2.5%, 十年下來這將是20%左右的減少. 這種隨著壽命預期增加而上升的財政悲觀對美國未來的經濟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2012年,美國有4310萬人在65歲以上。到2050年,65歲以上的人將激增至9820萬人。毫無疑問,隨著時間過去這一批人將成為經濟的主導因素。50歲以上的人持有的個人財產占到社會的一大部分,有著所有年齡組中最大的購買力。
United Income首席執行官Matt Fellowes認為,如果過度謹慎和悲觀的消費者成為了未來增長的決定人群,那么經濟將受到威脅。
“當經濟越來越為這群規避風險、花費不足的人所主導時,這確實會阻礙經濟增長,這是沒有疑問的”,他在一則采訪中說道,“這可能是美國唯一消費不足的人群,而不幸的是這一人群中很多還是購買力最高的”。
研究顯示美國老年人當中的財政憂慮可能發展到失去控制的地步,因為有關儲蓄不足或市場突然下行的恐懼可能導致自我應驗式的預期。
“對未來過度消極的觀點可能產生自我應驗式的經濟問題,因為它會引起過度激進的固定收入投資組合”,研究稱。
另外,由于消費是與心態相關的,報告還指出老年人還可能由于旅行更少、娛樂過少而過上更孤離的生活,從而損害他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來源中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