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和核電改革或現新動作。據媒體報道,中國考慮將目前主要八家火電企業和核電企業,通過合并重組為3家。重組的一個選項是將神華、中廣核和大唐合并為一家公司;將華電、國電和中核合并為一家公司;將華能和國電投合并為一家公司。
掘金點
大唐發電(601991)
公司發布2017年一季報,實現營收153億元,同比增長16.44%;歸母凈利潤6.3億元,同比減少7.66%。
發電量大幅增長帶動營收規模同比回升,剝離煤化工業務降低期間費用率。一季度公司合計完成發電量約442億度,同比增長23%;因平均電價較上年同期下降約6厘,營收整體同比增長16.44%。承壓煤價,毛利率同比降低約10個百分點,進而導致凈利潤同比減少約7.66%。受剝離煤化工業務影響,公司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期間費用整體下降約7個百分點。
受益于用電需求回暖、京津唐等地加大電能替代,公司發電效率顯著增長。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9%,同比增加3.66個百分點。京津唐地區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控制散煤燃燒,推行集中供暖、電代煤等能源替代方式,對公司機組利用效率有積極影響。公司所在區域火電利用小時數顯著增長,公司火電機組發電量同比增長27.25%。
華能國際(600011)
公司發布2017年一季報,一季度實現營收375.77億元,同比增長7.54%;實現歸母凈利潤6.52億元,同比減少86.97%。
收購發電資產并表以及發電效率提升,帶動發電量同比增加。公司收購母公司的山東發電(80%)、吉林發電(100%)、黑龍江發電(100%)和中原燃氣(90%)已于2017年1月完成交割,增加控股裝機1593.7萬千瓦。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另有在建裝機366.6萬千瓦。因收購發電資產,以及公司在華東、華中地區火電發電量同比回升,17年一季度實現發電量959.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89%。經測算,今年一季度公司所有控股機組平均發電小時數為948h,較上年同期提升了15h。
擬定增募投發電項目,持續優化電源結構。公司3月發布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50億元,募投燃機、熱電、風電等項目。募資項目符合國家電力產業發展方向,建成后,公司將新增燃機熱電權益容量800MW,風電權益裝機500MW,火電及熱電裝機1650MW。截至16年底,公司清潔能源占比升至13.01%,此次積極開發三個風電項目,有助于公司電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華電國際(600027)
華電國際日前發布2016年年報,公司2016年營業收入633.46億元,同比下降10.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44億元,同比下降56.53%。EPS為0.34元,同比下降59.74%;加權平均ROE為7.93%,同比減少13.07個百分點。
2016年,華電國際按合并口徑計算的累計發電量1900.6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52%,完成售電量1778.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63%。公司發電量及上網電量與上年基本持平,但公司2016年下半年新增投產裝機203.1萬千瓦,整體設備利用小時相比前一年下降250小時。分種類來看火電發電量1774.79億千瓦時,下降0.9%,水電發電量73.95億千瓦時,下降8.7%,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分別50.11億千瓦時和1.79億千瓦時,分別同比增長33.8%和289.1%。
煤價上漲造成4季度虧損。公司的發電機組89%是火電,發電量更是93.4%是火力發電,公司對燃料成本非常敏感。去年受到煤炭行業去產能的影響,國內動力煤價格出現了先抑后揚的走勢。由此,華電國際發電及供熱業務的毛利率從上半年的28.34%回落到下半年的18.63%,特別是第4季度,公司整體業務的毛利率僅為13.13%。
華銀電力(600744)
華銀電力日前發布公告,公司表示,根據當前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形勢,為了適應電力體制改革的需要,積極應對電改售電側改革帶來的挑戰,公司擬成立大唐華銀湖南能源營銷有限公司,統籌公司所屬發電企業電力營銷業務,并以此為平臺與其他企業合作開展售電業務。
據了解,能源營銷公司通過開展購售電業務以及增值服務取得盈利。一是能源營銷公司主要為公司所屬電廠開拓售電側市場,做好電力營銷工作。二是隨著配電業務的逐步開放,向獨立售電公司或電力用戶提供配電服務取得收益。三是為用戶提供優化用電策略、合同能源管理及其他增值服務。
華銀電力表示,公司擬投資設立能源營銷公司是為了適應電力體制改革的需要,符合華銀電力的發展戰略。根據國家有關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意見,公司認為未來售電市場及相關業務前景廣闊,公司利用自身成熟的電力管理經驗,設立專業化的能源營銷公司,有利于公司開拓新的用電市場,拓展用戶群體,提升公司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