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中國迎來“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時期,近日國家能源局下屬事業單位中國核電發展中心正式掛牌運作。中國核電發展中心的業務范圍包括:核電法規政策研究、重大專項實施相關工作、核電建設運行及安全監測等。該中心的成立,有利于促進中國核電的健康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安全高效發展核電”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目前中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世界第一;核電十三五規劃明確,到“十三五”末,中國在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機組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機組總數將達到世界第二。要完成這一目標,十三五期間每年平均需要投入建設6至8臺百萬級千瓦核電機組。截止到2016年12月底,我國核電裝機容量為3162萬千瓦,在建2417萬千瓦,2017-2020年需要新增3200萬千瓦裝機容量才能完成規劃目標。未來我國核電技術主要采用AP1000、CAP1400及華龍一號等三代技術,每百萬千瓦造價約120億元,預計2017-2020年新增核電裝機將帶動3800億元投資規模。
今年以來,國內尚未核準新的核電機組開工建設,業內認為,接下來一段時間核電建設審批有望迎來高峰。核電設備占核電機組建設總投資額的50%左右,作為投資占比最高的環節將充分受益于核電建設提速。
投資標的可關注核電板塊龍頭:
臺海核電:為核心核電設備提供商。
應流股份:建成了國內首條中子吸收材料板生產線。
上海機電:主要生產核電成套起重設備,獨立中標秦山核電三期70萬千萬的核電項目。公司為中國最大的綜合型裝備制造業集團之一,形成了設備總成套、工程總承包和為客戶提供現代綜合服務的核心競爭優勢。
中核科技:作為中核集團旗下主要的核電用閥門生產公司,受益國家大力發展核電,公司順勢而為致力于打造核電用閥門新的增長極。另外,核化工用閥門是公司另外的一個較為突出的業務,核化工用閥門主要用于核燃料加工等方面。
沃爾核材:是核輻射改性新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核技術應用電子和電力新產品、新設備的技術研發、制造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