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體系:1、資本層面,混改等資本運作加速,包括軍企引入戰投、軍企參股民企、投資并購和科研院所改制,核心是提高資產證券化率;2、實業層面,軍民融合包括民參軍和軍轉民、技術轉化,目的是將國防技術工業體系、商業技術工業體系融入到中國的國家技術工業體系。中國迎來“軍工+”大時代!
背景是五大變革:1、軍民融合國策將有實質進展;2、國企改革進入試點施工期;3、軍改從組織體制調整到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4、國防科技工業改革進入關鍵年,核心是軍工科研院所改革;5、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不同于市場觀點,我們認為“軍工+”今年將進入快車道,重要任務有:1、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頂層設計政策出臺;2、聚焦管理體制改革、軍工科研院所改革、軍工企業改革、航天軍民融合試點。加快制定和出臺軍工科研院所轉制實施意見,并積極穩妥推進。3、推動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軍民融合,降低準入門檻,“兩證合一”,擴大民企參與范圍,國防專利解密信息定期公布并促進民用。4、強力推進航天領域、網絡信息體系、軍援軍貿等方面的軍民統籌。5、資本層面,軍工混改,中央和各省將設立軍民融合基金,預計二季度航天科技集團成立1000億“創新發展基金”。
海外映射:美國軍民融合集中在運營維護和研發,其中研發中轟炸機和防御系統、先進創新技術投入最多,重視C4ISR系統;而運營和維護中服務的民用最多,如私營部門護理。
中國“軍工+”領域:高端裝備轉化民用最多,占29%;其次是電子信息化,未來服務業的軍民融合空間巨大。
我們重點提出了“軍工+”五朵金花,分別為軍工+混改、軍工+信息化、軍工+電子、軍工+通信、軍工+新材料、軍工+高端制造,核心標的分別是湘電股份(電驅、綜合電力系統和電磁彈射系統核心提供商)、海蘭信(軍輔船電子行業龍頭+海洋信息化領軍者)、合眾思壯(北斗高精度終端芯片國產龍頭+車聯網自動駕駛)、楚江新材(打造軍工領域國際一流高溫合金和3D打印制造商)、日發精機(航空零部件加工大型供應商,收購切入航空復合材料和數字化裝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