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沒有向長園集團派駐董事
一個值得玩味的事件是關于董事問題的披露:沃爾核材對自己到底有沒有向長園集團派駐董事,前后披露并不一致。
沃爾核材近期在回復監管問詢時稱,公司在長園集團沒有派駐董事,長園集團公告合作舊改議案前,公司沒有與董事進行事前了解。2017年5月17日,長園集團也披露了董事隋淑靜相關回復內容:“本人基于經驗與職業素養,在認真閱讀公司提供的議案資料、聽取管理層介紹并向公司了解情況的基礎上,從上市公司整體利益出發,謹慎、認真、勤勉地履行職責,對該議案投贊成票。本人是沃爾核材提名并經股東大會選舉任命的董事,并非派駐董事,本人未與提名股東沃爾核材就任何議案內容進行事先溝通。關于后續董事會審議股東提案問題,本人將一如既往地認真審閱董事會議案資料,獨立判斷,履行職責。”
但是,在2015年5月9日,沃爾核材發布201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告中明確表示:“公司向長園集團提名獨立董事1名、派出董事、監事各1名共3名代表”。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記者注意到,根據2015年5月9日的公告,沃爾核材正是因為確認了公司已向長園集團派出董事,才得以根據2014年財政部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做了會計變更,使得其對長園集團的投資達到長期股權投資確認的標準,并依據2015年5月7日長園集團收盤價計量該項投資的公允價值,將公允價值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入“長期股權投資”,將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收益從“其他綜合收益”轉入“投資收益”。這個變更,讓沃爾核材預計的2015年上半年凈利潤達到了創紀錄的3.59億元以上,同比增幅在810%至840%之間。
如今,派出董事這事說話間就“沒有”了,那么,沃爾核材2015年上半年的業績到底是真是假?
根據公告,沃爾核材當初在放了這個業績“衛星”之后,其實際控制人周和平就迅速減持。2015年5月22日,沃爾核材發布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減持股份公告,稱在2015年5月20日至21日,周和平因個人資金需要,以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占沃爾核材總股本5%的股份。巧的是,沃爾核材2015年5月9日披露了2015年半年度業績修正公告,5月11日、12日其股票連續2天漲停,5月13日微跌2.73%后,5月14日再度漲停。至周和平減持時,股價已經上漲30%左右。披露顯示,周和平在這兩個交易日共計減持套現71370.72萬元。
減持自家股票增持長園集團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周和平作為沃爾核材實際控制人,自從其攜妻子易華蓉及易華蓉的父母易順喜、童緒英,自2014年4、5月份開始購買長園集團并連續舉牌之后,就一直大筆拋售沃爾核材的股份。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末,周和平持有沃爾核材的股份為50.94%;而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周和平持有沃爾核材的股份比例只有24.64%。
與此同時,周和平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長園集團的股份已經達到24.21%。這不由讓人想到當初周和平舉牌長園集團時一位分析師所說的話:“市場對長園集團的發展能力認識不足,尤其是科技創新能力、并購整合能力以及在全球輻射功能材料競爭領域的戰略價值等方面,產業資本在二級市場購入公司股票,充分說明產業資本看好公司的發展潛力。”如是,作為同一領域里的“業內人士”,周和平顯然知道長園集團的產業價值,甚至不惜瘋狂拋售自家股票,并且借道信托資管產品動用杠桿也要買入長園集團。
難道“丟了沃爾核材也不可惜”?2015年7月9日,在市場大跌期間,沃爾核材也和其他公司一樣,發布了增持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周和平將自籌資金通過合法方式增持金額不低于2.5億元,按照披露,周和平的增持計劃將自資產管理計劃成立后5個交易日內增持完畢,同時承諾在增持期間及增持后六個月的法定期限內不減持公司股票。然而,記者查遍公司公告,也未見公司實施增持的后續相關披露,反倒是看到,在公司發布這個增持公告之前,披露了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周和平“因個人資金需要,于2015年6月30日至2015年7月1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64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89%”的消息。
看來周和平的押寶沒有錯。2016年年報顯示,沃爾核材的戰略布局是高分子核輻射改性新材料及系列電子、電力、電線新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開發經營風力發電,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等新能源產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8.63億元,同比增14.92%;實現凈利潤1.07億元,同比下降81.18%。與之相比,長園集團2016年以電動汽車相關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智能工廠裝備及智能電網設備三大業務戰略定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8.49億元,同比增長40.54%,實現凈利潤6.4億元,同比增長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