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潔雪 實習記者 劉玲 深圳報道
動蕩市機構生存實錄
東方紅內需增長這種爆款屬于極個別現象,基金公司現在產品基本都是賣不動的,尤其是權益產品,基本上每天看不到什么申購量,有的基金公司銷售或渠道人員都已經離職。
東方紅內需增長猶如一道夏雷,劃破了“寒風凜冽”的權益產品銷售市場。
5月23日,東方紅內需增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開放辦理申購業務,且僅開放一天,5月24日(含)起即暫停辦理申購業務,贖回業務則正常辦理。
有消息稱,僅一日東方內需增長的申購量就達到近100億元,其中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作為主要渠道承擔了近九成銷售占比。不過對于這一數據東方資管并未向記者進行確認,截至發稿前東方資管也未發布相關公告。
在東方紅內需增長成為爆款之際,基金銷售市場卻在陷入整體性的低迷。據Wind數據顯示,5月新發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較此前幾個月再度下滑,權益產品“沒人申購”更成為當前常態。
基金銷售嚴寒的背后,市場的底部是否即將甚至正在形成?
銀行渠道助推“爆款”
銀行渠道在此次東方紅內需增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銷售中,展現了無可比擬的實力。
5月24日,一位接近招行的人士向記者透露,“此次東方紅內需增長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銷售的火爆,與招商銀行渠道的強推有著很大關系。招行屬于比較強勢的渠道,這次招行代銷東方紅內需增長采取的是總行定價方式,首先申購費肯定是全部要給銀行,尾隨傭金可能在六成以上。”
上述人士談到,“招行如此大力推這個產品是有原因的,因為現在招行增收壓力比較重,這段時間保險產品賣得很差,而東方資管旗下權益產品過往業績都比較好,東方紅內需增長的業績也是有目共睹,有一定品牌,所以招行選擇推這個產品?!?/p>
據上述人士透露,此次東方紅內需增長通過招行渠道賣出的規模達89億元,按照1.0%的申購費,招行僅從該項即可獲得8900萬元銷售收入。其中,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在銷售這一產品上較為積極。
從東方紅內需增長過往業績來看,表現確實較為亮眼。截至5月23日,東方紅內需增長今年以來的漲幅為17.24%,近一年的漲幅為40.79%,成立來的漲幅更是高達162.47%。其投資經理張鋒同時擔任東方資管公司執行董事、專戶投資部總監等職,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
5月24日,記者以客戶身份與東方資管銷售人員取得了聯系,對方表示,“東方內需增長開放前就在公告上寫明了只開放一天,并不是因為預料到產品會銷售火熱,事實上目前我們其他一些基金也在限購當中。按照以前的記錄,東方紅內需增長很長時間都沒有打開過,昨天也只是打開了一天,下午三點就關閉了,短期內可能都不會開放了?!?/p>
不過,“日銷百億”也使得部分投資者對東方紅內需增長此后的運作有所擔憂。有投資者表示,“新增近百億再加上此前的幾十億,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下要找準好的投資標的,確實有難度?!?/p>
權益產品銷售集體低迷
在“日銷百億”的另一面,權益產品銷售的集體低迷則更顯得尷尬。
據Wind數據統計,以認購截止日計算,4月份新基金合計募集額為352.57億份,較2月份的1454.43億份和3月份的959.35億份急速下降。
5月的情況則更為糟糕,截至5月24日,5月共有29只新基金完成募集,截止日認購份額合計僅為141.92億份,單只新基金首募份額為4.89億份。而2月到4月新成立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分別為14.08億份、7.94億份以及5.86億份,與前幾個月相比,5月基金發行可謂進入“極寒時刻”。
5月24日,一家基金公司渠道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東方內需增長這種爆款屬于極個別現象,基金公司現在產品基本都是賣不動的,尤其是權益產品,基本上每天看不到什么申購量,有的基金公司銷售或渠道人員都已經離職?!?/p>
然而基金銷售陷入極端低迷,是否意味著市場的底部即將形成,不少受訪者對此也抱有疑惑。
5月24日,華南一位受訪公募人士坦言,“按照歷史經驗而言,確實是好做不好發,好發不好做,比如之前股災前夕市場已經積累了大量風險時,基金隨便就能募集個百億,而現在市場確實經歷了較大調整,但募集2個億的股票基金都很困難,甚至需要找幫忙資金,但過去的經驗是否一定能再次驗證,并不好說。”
有分析人士認為,短期內風險偏好大幅提升的可能性較低。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5月22日分析稱,“由于金融監管邊際不再加強,存量資金的風險偏好有所回升,因此高beta企業,如成長公司和周期股市場的表現和投資者關注度開始提升??紤]到股票市場整體流動性并未有明顯改觀,新基金發行困難、融資規模穩定;7月開始大小非解禁量將增加,風險偏好的持續大回升的可能性較低?!?/p>
在風險偏好難有較大改善之前,基金銷售的低迷困局,或難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