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湉湉
4月中旬以來,A股陷入加速調整狀態,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也不斷下降。昨日,博時基金董事總經理兼股票投資部總經理李權勝表示,短期對A股的看法相對樂觀,中短期市場底部階段性企穩和溫和反彈的可能性在提升,依然看好大消費板塊。
談及對A股的短期看法,李權勝說,前期市場對金融監管強化和金融去杠桿等政策層面的負面預期或有過度;從預期差角度來看,在市場經歷一定幅度回調后,中短期市場底部階段性企穩和溫和反彈的可能性在提升。
他認為,目前A股市場的確信心相對偏弱,階段性市場對一些潛在的政策變化負向預期過度;從市場資金面來看,階段性仍然處于相對偏弱狀態。市場資金面的結構性分化值得重視,雖然以散戶為主的零售市場資金面確實比較局限,但以社保基金、保險公司甚至銀行資管等為主的機構客戶,其資金面還是相對充裕的;而且動態來看,隨著市場的下跌,機構客戶對市場資金的增量或應還是在逐步提升的。
對于看好的行業板塊,李權勝強調“看長做長”的投資理念,仍然看好大消費方向。中長期而言,大消費是其投資的基石。未來中國發展進入的理想狀態是國家富強、國民康健。他認為,大消費可以細分為三個層面:一是傳統的物質消費,包括牛奶等傳統消費品;二是精神上的消費,包括醫療、傳媒、旅游等服務性消費;三是技術上的消費,例如無人駕駛乃至基礎的半導體,其最終目的都是通過技術的發展來更好地滿足大家的消費需求。
對于一帶一路主題的機會,李權勝說,一帶一路主題符合“看長做長”的邏輯,有很多實質性的投資機會,如通信、消費等方面的技術和產品輸出,而且這是一個長久期的投資,需要更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和它在一帶一路方面實質性的發展,在估值低估的時候做好相應布局。
李權勝表示,當前的投資策略還是做市場的預期差投資,所以在經歷前期市場下跌后,對市場未來的表現反而逐步樂觀。不過,對創業板的看法還是相對偏謹慎,很多創業板公司的基本面不足和估值高估。總體的投資策略不變,目前節點會做一些微調,比如部分中小盤個股前期經歷了大幅下跌,其中基本面較好的個股估值已趨向合理甚至低估,會逐步增加對這類個股的配置。具體的選股邏輯還是基于長期投資的角度,估值與公司基本面的平衡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