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宇:遠景資本投資總監,“百萬之路”投資團隊合伙人。曾任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游資專刊》主編、BTV《天下財經》和遼寧衛視《家庭理財》頻道 <交易時間>、<約戰交易日>節目特邀嘉賓。投資知識共享平臺[取金]的專欄作者』
對于很多投資者來說,A股是一個既愛又恨的市場。就像剛出生的小孩,摸不準他的脾氣。
上漲的時候,快速而暴利,賺錢誘惑很難不讓人心動。每輪大牛市都會吸引很多場外投資者參與。
而下跌的時候也往往超出預期,深不見底,恨不得發誓永遠再不進這個市場。
如果,能找到好的方法,把握好市場的核心,化繁為簡,就能把市場看得很懂,看懂了自然就有了方向。
A股的特點和主題投資的高契合度
A股市場的先天基因決定了市場整體是以階段性題材炒作為主的市場環境:
1. 政策是市場最重要的主導力量。典型如,新股發行政策化導向很強,保發行保融資導致個股出生時,即享受天然高估值。
2. 機構投資者占比小,散戶占大多數,趨勢投資者遠大于價值投資者。
3. 經濟結構,導致多數股票跟隨每輪的經濟刺激脈沖式活躍。
上市公司多數缺乏穩定業績支撐,跟進不同階段市場預期,上下巨幅震蕩走勢為主,長牛慢牛標的極少,且由于稀缺導致長期估值偏高。
熱點和大盤波段漲跌節奏的關系
波段投機是A股最主流的投資方法。
具體在操作上,對波段的階段頂底的判斷,在A股操作上十分重要。常年跟蹤主題投資會發現,熱點和指數有著最為直接的聯系。
看得懂熱點,對主題熱點投資研究得透,對實際操作的意義重大。
上圖顯示了2015年股災過后,近一年市場的波段熱點。可以發現,在每輪市場的上升段都是有單個或多個主流板塊領漲,從而帶動階段性市場人氣。
根據統計,這些主流熱點大概能維持2周到1個月,而一旦熱點退潮,市場也往往會見到階段性高點。
因此,在A股市場中,如果你把握好階段性的投資主線,對于9成以上的絕大多數跟隨指數運行的個股來說,波段操作的節奏會起到很大的參考意義。
簡單點說,主流熱點退潮了,行情基本就結束了。即使,在一個不斷上漲的大級別牛市里,市場的熱點也是分段上漲的。震蕩市和熊市熱點的強度級別則要相對差一些。
在2014年下半年的2000點附近,到2015年年中5178點的這波大牛市,指數在上漲的過程中熱點也是在不斷切換的。
平均2個月左右主流題材切換一次,幾乎不存在從頭漲到尾的題材。
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如果能更好的切換板塊熱點,不僅能夠跟上市場節奏放大收益,還能有波段的思維,在一段主流題材走弱時及時休息并擇機調倉換股。
而在2015年上半年典型的震蕩市中,伴隨每個波段的高低點,熱點也會在不斷切換。
到了2011年的小熊市中,操作難度很大。不過,如果能把握好大盤節奏的同時,又能充分把握階段性反彈的主流熱點,并不是沒有操作的機會。
A股的投資方法很多,在散戶為主的市場中,多數投資者沒有自己的一套投資方法。更多的是在各種投資方法中不斷搖擺。
根據多年對市場的研究,我給A股市場的投資定義為波段投機。
沒有絕對好的和絕對不好的股票,關鍵取決于當時大盤環境和題材的催化劑力度,把握好這兩個核心點就抓住了在A股投資的命門。
再進一步講,大盤的研判相對復雜,變量較多,而對熱點的判斷則相對簡單。只要能把每個階段熱點板塊,尤其是熱點龍頭跟蹤好,就能很好的把握市場的運行節奏。
判斷出熱點的強度,有熱點及時入戲快速跟進,在這2周到2個月的階段性題材炒作階段該入戲的時候入戲。在題材炒作尾聲該出戲的時候果斷離場,這就是最適合目前A股投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