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住建委官網5月25日消息,位于北京海淀區唐家嶺的927套租賃住房近日正式面向海淀區保障房家庭開展現場選房和簽約入住。這是北京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的第一批試點項目。
唐家嶺項目共可提供租賃住房2176套,由海淀區住房保障事務中心整體躉租,租期十年,統一進行出租、運營和管理。為保障農民利益,租賃住房由政府按市場價格躉租過來,再向保障房家庭按公租房價格出租,差價由政府補貼。
從2011年起,北京先后在朝陽區平房鄉、海淀區唐家嶺、昌平區北七家鎮等5個集體建設用地地塊開展了租賃住房項目試點,可供應租賃住房1.28萬套,面向周邊產業園區職工、外來務工人員出租,或由區政府按市場價格整體躉租作為公租房,面向城鎮中低收入家庭出租。今年之內,這些項目將陸續完成選房入住工作。
北京選取的5個試點項目主要分布在重點產業功能區周圍,均具有大量且穩定可期的租賃需求。如唐家嶺項目,去往中關村和上地這兩個IT產業聚集地的交通非常便捷;平房鄉項目臨近CBD中央商務區;溫泉351項目主要面向海淀北部地區高新技術人才,打造創業社區;北七家鎮項目受眾人群主要為未來科技城企業員工以及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區企業人才。
北京市住建委認為,在集體建設用地上建設租賃住房,可以增加住房供應,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可以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實現職住平衡、產城融合;可以開辟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可持續增收渠道,通過租賃房物業管理、配套服務,擴大農村人口就業,就地實現城鎮化,可謂一舉多得。
今后5年,北京將繼續加大租賃住房供應,計劃供地1300公頃,建設租賃住房50萬套,并主要通過集體建設用地安排。租賃住房將結合“三城一區”和產業功能區規劃建設,重點在毗鄰產業園區、交通樞紐和新城的區域布局建設。
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將加快完善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的相關支持政策,創新融資模式,可以通過集體經濟組織將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與投資機構、開發企業等單位合作開發經營,收益共享。同時還將對租賃住房性質和用途進行嚴格監管,租金按周邊市場租金水平確定,充分保障農民利益,凡是租給保障房對象的,還可享受相關稅費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