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5月23日晚間,一名自稱為“毛巾哥”的80后創業者、最生活毛巾創始人朱志軍,發表了一篇《致丁磊:請給創業者一條活路》的文章,控訴網易嚴選銷售的毛巾侵權自己的品牌。隨后網易嚴選通過官方公眾號回敬了一篇長文否認侵權。
2016年4月,網易嚴選以ODM(原始設計制造商)模式殺入市場。根據網易嚴選描繪的藍圖,它是一個超級買手,所選中的供應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大牌代工廠,通過嚴格的產品質量控制,并附加一些原創設計,推薦給中國消費者。“采用同樣的材質,來自同樣的制造商,價格還便宜一大半。”這樣一來,代工廠和網易嚴選成為了利益共同體。
那“大牌同款”到底算不算山寨貨?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張捷在《我財經》節目中表示,如果“大牌”跟代工廠簽約,第一條一定是限制代工廠再給其他商家代工,若給其他商家代工也得經過“大牌”同意。第二,可以注意到“大牌”原材料的材質一般都是自己定制的,仿制品與真品之間材質會有細微的差別,不是原材質而是選擇一種近似的材質進行仿制,所以如果要是能有原材質,那代工廠就會比較強勢,它進行仿制可以說又加了原創設計,但“原創設計”和“原設計”有多大的改變呢?相近似就是侵權,但近似到什么程度是誰牛誰有話語權的事。
代工廠的工藝流程,包括它的質量控制標準,本身對于原設計創造的企業來說就是一種無形的財富,等于這些財富都被代工廠免費侵占了,而且侵占的理直氣壯。實際上對于用什么材質合適,這種材質下要做什么樣的工藝流程,都是要經過很多次實驗的,比如像做包,幾種不同的材質縫在一起,它的縮水率,不同溫度下的變形不一樣,要縫多少針,都是千百次實驗。在這個抄襲的時代,對于很多創意者的生長造成很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