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訊,滬指開盤報3094.23點,跌0.27%,深成指開盤報9708.72點,跌0.22%,創業板開盤報1721.40點,跌0.41%。
今日滬深兩市股指集體小幅低開,創業板低開直接創出此番大調整以來的新低。兩市僅2個板塊高開,其余板塊全線下跌。個股方面更是慘烈,兩市以漲停價開盤的個股僅11只,漲幅超過5%的個股更是不足20只。
從盤面上看,酒店餐飲、碳纖維兩個板塊高開;石油礦業、油改、次新股等板塊跌幅居前。
申萬宏源首席分析師桂浩明認,近期市場下跌主要是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在目前市場仍處于存量博弈的環境下,在金融去杠桿的過程中,存量資金將不斷流出,導致市場供需關系發生變化;二是隨著市場分化愈演愈烈,更多的投資者選擇拋棄此前持有的中小盤股票,轉而在上證50、龍頭公司上“抱團取暖”,也進一步導致部分個股出現連續下跌。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抱團取暖”并非真正價值投資行為,實屬無奈之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投資者信心恢復仍需要一定時間,并非短期一兩個利好可以迅速改變的。他認為,近期市場下跌主要由于資金面緊張所致,特別是銀行MPA考核、季末理財產品集中到期等因素可能導致資金面持續緊張。
楊德龍表示,市場對金融去杠桿影響的沒有完全消化,股東增持、減持新規等利好并不能改變市場資金面緊張的局面,但不能否認其對長期利好作用。
華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同樣認為,在流動性偏緊的情況下,市場情緒快速回落,同時風險偏好急劇下降,直接就體現在中小盤個股的快速下跌上。
在分化行情演繹到極致后,市場關于“風格切換”的聲音也越來越多。在采訪中,多位市場人士對成長板塊表現出樂觀的判斷。
王君認為,三季度市場分化風格將有所收斂。“如果經濟基本面回落超預期,預計監管層將出臺相應穩增長措施,那將有助于緩解投資者對政策收緊的恐慌,引發風險偏好回升。屆時,此前領漲的防御類板塊可能出現滯漲,而業績真正增長的真成長公司有望迎來超跌反彈的機會。”
楊德龍認為,近期外圍市場持續上揚,特別是港股市場中部分內地房企股價大幅上漲,表明A股市場下跌并非基本面因素,而主要由市場流動性導致。他判斷,在資金面偏緊預期好轉的情況下,市場有望在三季度迎來反彈,其中跌幅較大的中小創板塊反彈彈性可能更高。
不過,也有資深投資者判斷,市場結構性行情仍將持續。其最大的邏輯在于,在科技進步和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市場追求份額、業績雙提升龍頭公司的投資思路不會輕易改變。
中歐基金投資經理耿德健表示,以近期表現強勢的保險板塊為例,此前金融監管偏寬松,一些中小型保險公司以比較高的保單結算利率搶占市場份額,隨后在二級市場野蠻舉牌。而現在的監管使得這些現象得到控制,同時行業龍頭公司經營比較規范,其市場份額也逐步回升。
耿德健認為,很多優質公司股價上漲往往伴隨著其市場份額和業績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整體經濟增速回落、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大量中小公司,特別是沒有良好的基本面公司,其股價下跌也是合情合理。“我個人感覺這樣的態勢還會繼續。”耿德建說道。不過他也同時判斷,隨著部分公司估值與其盈利成長、分紅收益率相比的吸引力逐漸下降,“漂亮50”、行業龍頭等公司的未來表現也可能會出現分化。
每經聲明:每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