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今日表示,6月首個交易日,市場再次演繹漂亮50與弱勢3000,次新股與中小創等跌幅居前。大市值績優藍籌除了在估值上有優勢外,還體現在籌碼的有限供給上。因為此類公司在行業內都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盈利能力強,作為優勢企業,已基本完成上市,同類上市資源減少,而且行業龍頭二級市場再融資的需求也較小。與此相反,中小創類個股自身估值高,又是市場擴容的主要領域,雖然在再融資、重要股東的減持上進行監管規范,但在估值偏高的情況下,減持壓力仍然存在,只有當個股的估值回歸合理之后,壓力才會真正消除。對于次新股,估值壓力也較為明顯,炒作次新股的風險較高。減持新規中長期來看有助于重塑市場生態,但它并不是一劑速效藥,不可能在短時間改變市場的格局。
6月中旬美元加息概率較高,加之銀行體系再次迎來半年度MPA考核,本月流動性相對緊張。但市場對此已有預期,此外央行到時也會擇機釋放流動性,以減輕對市場的沖擊。如果利率持續快速上升,債市、樓市都會受到沖擊,這是政策意在避免的事情。因此,流動性可能會趨于緊平衡,但難以過緊。
當前市場更多的是存量資金的重新配置,低估值、盈利能力強且穩定的優質公司,可堅定持有,若市場情緒悲觀出現錯殺時,則是關注的好機會。強勢白馬股如若估值不低,則不宜追高,同時繼續回避業績缺乏支撐、沒增長潛力、純概念炒作、流動性差的股票。
每經聲明:每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