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分級診療值得重點關注外,中醫藥也成為發展的重點。政府提出了“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努力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推動中醫藥生產現代化,打造中國標準和中國品牌”。而就在此前,政府還推出了《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其目的就是要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更好地為“健康中國”服務。
根據《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在“十三五”期間,預計中藥規模以上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仍將保持高速增長,規模收入在2020年預期達15823億元,突破萬億,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5%。“根據規劃,除了中藥、中藥類保健品將迎來發展機遇外,中醫服務行業的??苹⒃\所化發展也將成為大的趨勢?!鼻笆龅难芯咳耸糠治稣J為,在未來中醫藥發展中,中西醫結合治療疑難雜癥、中醫治療未病、慢病將是中醫藥產業未來發展主要方向。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具有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國家把中醫藥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遍L城證券認為,政府于8月11日推出的《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是2020年中藥工業規模年均增速保持15%,這種增速已經高于了制藥行業平均水平,僅從此即可看出中醫藥板塊仍具有較強的投資價值,如今“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再次強調打造中醫藥的中國品牌,由此可看出,以東阿阿膠、同仁堂、廣譽遠和白云山為代表的品牌中藥在未來將存在較大的市場機遇。同樣是對中醫藥產業的判斷,國信證券卻認為低估值中藥板塊有望迎來持續估值修復行情,原因就在于“目前市場整體偏好現金流較好的消費類股票,而且中藥股估值較低,目前處于價值洼地,配置風險較低”。
從中期業績來看,中藥股業績還是相當可觀的,多數龍頭企業業績獲得穩定增長,如紫鑫藥業、太極集團、華神集團、佛慈制藥、江中藥業、東阿阿膠等,考慮到目前很多中醫藥股都隸屬國企,在下半年國企改革加速的背景下,這些龍頭中醫藥股或有一定表現機會。除此之外,目前有多只中藥龍頭獲得了險資增持,原因與看好上市公司未來發展有關。如同仁堂被險資巨頭安邦保險高調舉牌,目前持股比例高達13.18%,作為市場中的長線資金代表,險資舉牌同仁堂主要是看中了公司的資源稀缺性。東阿阿膠在今年二季度再度獲得了前海人壽保險增持,目前其已成為公司的第三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