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央行研究局副局長紀敏在第十一屆中國企業融資洽談會主論壇圓桌論壇上表示,我們的金融創新如果不以實體經濟財富的增長為基礎,可能這種金融創新是不可持續的。
紀敏指出,我們看到從整體和宏觀上來講,金融市場各種金融資產,包括土地、房地產,債券,或者是流動性更好的一些資產,他們的價格上漲相較我國GDP和其他的一些沒有金融資產化的資產的增長,從宏觀上來講要快得多。
紀敏稱:“我自己的一些看法,過去我們很多的解釋都是認為這種現象可能跟我們金融市場的不斷深化有關。但是,我認為從投資回報的角度看,利率實際上是連接著金融資產的定價和實體經濟的定價的一個關鍵的變量。如果說利率長期以來定價是偏低的,那么我覺得就可能導致資源的配置更多往金融資產方向去聚集,就會偏離市場經濟。”
紀敏指出,如果利率長期偏低,可能會帶來金融資產的過度的或者是快速增長。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再加上我們金融創新要求下,通過各種各樣的自由化放松管制,就有可能使得我們的金融創新和實體經濟之間的關聯度、緊密度有所下降。紀敏表示,我們講金融創新是要以實體經濟的財富增長作為基礎,但結合當前現狀,它的這種可持續性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現狀是,一端金融資產的快速增長,另一端實體經濟整體杠桿率卻在不斷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