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用益信托工作室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4月共有55家信托公司參與集合信托產品發行,共發行509個集合信托產品。較上月同期發行的523個,數量環比下降了2.67%。4月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規模達1133.32億元,較上月同期1205.85億元,環比下降了6.01%。值得注意的是,股權投資和權益投資收益率站上7%。
權益類信托收益上升
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統計顯示,4月份,證券投資、貸款、股權投資、權益投資和其他投資信托的規模分別為60.44億元、147.83億元、23.05億元、294.74億元和179.40億元,較上月相同時點統計得到的129.70億元、163.59億元,27.88億元、562.90億元和268.81億元,分別下降了53.40%、9.63%、17.31%、47.64%和33.26%。組合額運用信托的成立規模為91.43億元,較上月相同時點統計得到的89.85億元,上升了1.76%。
從規模占比來看,權益投資信托占比最高,達到45%;股權投資信托占比最低,僅為2%。證券投資信托占比為10%;房地產信托占比為13%;組合運用信托占比為16%;其他投資信托占比為22%。
貸款、股權投資和權益投資的收益率分別為6.79%、7.01%和7.47%,較上月相同時點統計得到的6.78%、6.90%和6.43%,分別上升了0.22、0.11和1.04個百分點。
證券投資、組合運用和其他投資信托的收益率分別為4.96%、6.56%和6.84%,較上月相同時點統計得到的5.19%、6.60%和6.99%,分別下降了0.22、0.04和0.16個百分點。
與上月相同時點比較,期限在1年(含)以內的產品占比由46%下降至44%;期限在1年(不含)至1.5年(含)的產品占比由6%增長至8%;期限在1.5年(不含)至2年(含)的產品占比由30%增長至31%;期限在2年(不含)至2.5年(含)的產品占比維持2%不變;期限在2.5年以上的產品占比由17%下降至15%。
信托公司增資潮持續
據用益信托統計,截至2016年年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達到20.22萬億元,同比增長24.01%,信托行業正式大步踏入“20萬億時代”。如果從2002年“一法兩規”正式實施算起,信托資產規模在2008年突破1萬億元規模,2013年突破10萬億規模,信托行業實現第一個10萬億資產管理規模用了整整11年,而資產管理規模從10萬億到20萬億,則僅僅用了3年時間。
不過,2016年信托全行業實現凈利608.06億元,同比增加24.08億元,增幅僅為4.12%。
同時,2016年內共計22家信托公司增資,注冊資本增加總額則達到470.5億元。從過去的這幾個月來看,2017年信托公司的增資熱度依舊不減,今年以來已超百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4月初,據港交所官網消息,山東信托赴港IPO的招股說明書狀態由“處理中”變為“沒有進展”。這或許意味著該次申請流程已經不會繼續,如果公司方面還有繼續上市需求,就要重新遞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