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政策標準組組長陳屹力表示,云計算容器的評估標準已經在2016年底立項。目前已經經過了四次研討,基本達成共識,預計今年5月將完成定稿。
云計算中的容器指的是對計算資源(CPU、內存、磁盤或者網絡等)的隔離與劃分,用戶可以在這個容器里干自己想干的事,同時又不影響宿主系統和其他容器。容器技術將幫助云計算產業實現從1.0向2.0的轉變。
趙小凡表示,現在容器不僅僅是虛擬機更新換代技術,更重要的是提供了PAAS平臺,能夠將企業云從最底層迅速轉換成PAAS,讓企業SAAS服務能夠進入一個更良性的生態系統。
據陳屹力介紹,之所以對容器技術進行標準立項,是因為下游應用廣泛,市場火熱。
451研究所的報告指出,雖然容器技術在云計算技術市場中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未來將大展拳腳。2020年前,容器技術將以每年40%的高速飆漲。
應用市場火熱可以從資本進入上得到體現。記者了解到,2016年3月,企業級容器云平臺DaoCloud完成千萬美元A輪融資。近日,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容器創業公司有容云,也獲得了千萬級Pre-A輪投資;微軟近期也宣布,即將收購軟件容器提供商Deis,收購價格尚未披露。
大家可以后續關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