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公布2016年度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海爾集團等100家企業入選。同日發布的《中國輕工行業競爭力報告(2016年度)》顯示,2016年輕工百強企業的平均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及利稅總額均較2015年有所上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稱,百強企業有力帶動了輕工業整體做大做強。
家電酒類企業表現突出
張崇和表示,雖然輕工百強企業只占全部輕工企業的0.88%。,但經濟貢獻份額巨大。2016年,輕工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24.7萬億元,占全國工業的21.4%,實現利潤1.6萬億元,占全國工業的23.5%,出口5500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26.3%。輕工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提質增效成效顯著。
同日發布的《中國輕工行業競爭力報告(2016年度)》中顯示,2016年度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分布在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涉及家電、食品制造、釀酒、造紙等24個輕工行業。2016年,百強企業的平均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及利稅總額均較2015年有所上升,平均主營業務收入241億元,合計收入2400億元,占全國輕工的9.76%,合計利潤2062億元,占全國輕工的12.7%。其中4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億元。
從百強企業的行業分布上看,家電行業入圍企業最多,達到14家;造紙行業位居第二,達到10家;釀酒和發酵行業并列第三,均達到9家。其中,海爾集團營業收入2016億元,營收規模居于百強首位;茅臺集團利潤總額255億元,利潤水平排名百強第一。
張崇和表示,2016年,輕工業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以消費升級為導向,以創新發展為驅動,積極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也表示,輕工業作為實體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保持穩定增長,有效改善供給結構和實現轉型升級的任務艱巨而繁重。
四途徑助輕工發展
張崇和指出,我國輕工業發展面對著一些新形勢和新挑戰,步入發展的新階段,消費升級、“一帶一路”為輕工打開了市場新空間,智能制造、互聯網+為輕工帶來升級的新動力,政府減政放權,輕費減稅為輕工釋放發展的新活力。不過,價格上漲、融資難、融資貴依然存在,行業利潤率偏低,低端產能過剩,高端供給不足仍然突出,國際市場低迷,利益全球化興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影響顯著。
張崇和建議輕工企業從四個方面破題:
輕工業企業要樹立精細生產理念,提高質量標準,加強質量管理,提升輕工產品的整體品質。要大力開展品牌培育,要以輕工豐富的品種、過硬的品質、馳名的品牌,引領消費升級。
輕工行業企業要大力推進工業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研發智能制造裝備,加快開發智能家電、智能照明電器等智慧輕工產品。力爭建設集智慧制造、智慧產品、智慧營運、智慧生活于一體的智慧輕工。
隨著“一帶一路”深入推進,通過直接貿易投資,建設產業園區等多種方式,實現輕工優勢產能,與當地市場有效對接,大力帶動輕工業國際化發展。2016年我國輕工商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貿易額達到了1450億美元,占輕工商品出口總額的26.3%。
借助當前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創新成果,推動制造裝備、生產方式、產品功能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