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控人父子被罰沒1.2億
張恩榮與張云三系父子關系,兩人作為一致行動人,在上述期間累計減持“山東墨龍”5140萬股,合計占山東墨龍總股本的比例為6.44%,已超過《證券法》規定的5%,但未履行公告義務,也未停止買賣上市公司股票,證監會對張恩榮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
而在內幕交易案中,張恩榮系山東墨龍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發生重大虧損并持續至2016年全年重大虧損這一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在內幕信息敏感期(2016年10月10日至2017年2月3日)內,張恩榮賣出“山東墨龍”3000萬股,避損金額約1625萬元;張云三賣出“山東墨龍”750萬股,避損金額約1434萬元。張恩榮、張云三的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張恩榮內幕交易行為沒收違法所得約1625萬元,并處以約4877萬元罰款;對張云三內幕交易行為沒收違法所得約1434萬元,并處以約4303萬元罰款。
兩年虛增利潤“割韭菜”
虛增利潤拉高股價,伺機減持出逃,然后放出利空股價下跌。“割韭菜”的套路總是相似的,山東墨龍此案也不例外。
據了解,為了粉飾財務數據,山東墨龍通過虛增售價,少結轉成本等方式在多個財報中虛增利潤。其中:
2015年一季報,虛增收入2411.49萬元,多結轉成本6.72萬元,凈利潤虛增2404.77萬元;
2015年半年報虛增收入7318.97萬元,少結轉成本895.08萬元,凈利潤虛增8214.05萬元;
2015年三季報虛增收入2167.73萬元,少結轉成本8351.34萬元,凈利潤虛增1.01億元;
2016年一季報虛增收入4140萬元,少結轉成本2000萬元,導致凈利潤虛增6140萬元;
2016年半年報虛增收入1億元,少結轉成本5801.64萬元,凈利潤虛增1.58億元;
2016年三季報虛增收入6049.28萬元,少結轉成本17582.29萬元,凈利潤虛增2.27億元。
內幕交易套現3.5億元
除了財務數據造假外,令更多投資者成為“韭菜”的,則是關于山東墨龍2016年業績預告的“大變臉”。
2016年10月26日公布的三季報,彼時曾預告2016年度業績將扭虧為盈,凈利潤約為600萬元至1200萬元。業績的預好,加上彼時深港通開通,刺激了股價攀升。然而到了今年2月3日,山東墨龍卻發布修正公告稱,公司預計2016年全年凈利潤為虧損4.8億元~6.3億元。業績發生“大變臉”期間,實控人張恩榮父子卻瘋狂減持,兩人合計賣出山東墨龍3750萬股,成交金額為3.598億元,避損金額達到了3059萬元。
業績“大變臉”和高管的減持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2月6日,深交所下發了一份包含五個質詢問題的監管函給山東墨龍,要求上市公司進一步解釋業績預測“大變臉”的原因。深交所要求其說明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的依據及合理性、減值金額明細等,以及要求量化說明產品價格波動頻繁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具體影響。2月8日晚,山東墨龍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張恩榮及一致行動人張云三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相關
證監會:嚴厲打擊清倉式減持
今年以來,除了山東墨龍違規遭到處罰1億多元,今年兩市還有232家上市公司因違規遭到監管層處罰,合計被罰款37.26億元。其中,*ST匹凸最多,高管及公司合計被罰28.94億,這也是近年來A股高管中被處罰金額最大的一起。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10月13日表示,對于類似的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違法減持甚至清倉式減持及相關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將重拳治亂,嚴厲打擊,對于其中涉嫌刑事犯罪的堅決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責,牢牢肩負起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神圣職責。同時,警示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監高應謹記并嚴守現行法律框架下的權、利、責邊界,凡是敢觸碰資本市場紅線、底線的,必將付出沉重代價。(原標題:魚肉市場“吃相”難看 *ST墨龍案父子被重罰1.2億元)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