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最近,塵封千年的戶籍制度有望和千年農業稅一樣,有望被徹底打破!2月21日,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寫道: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
發改委明確放開放寬城市落戶限制的消息一出,瞬間引爆中國。發改委為啥這么做?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的內容,發改委之所以要放開戶籍限制,主要原因是,預見到中國未來將會是以城市群為主體,都市圈為核心的發展格局。在此背景下,需要盡快打通人力資源藩籬,加快人力市場一體化,消除城鄉戶籍壁壘,從而為助力中國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也就是說,中國城鎮化進程發展到大城市階段,過往的城鄉二元格局已經不能適應未來中國的發展趨勢。大城市化,人口繼續集中將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難分你我。
實際上,關于戶籍制度的放開早有端倪。樓市最熱的話題之一就是搶人大戰。2018年各地方為搶人,政策變了100多次。2019年搶人的趨勢有過之而無不及。截止24日,已經有超過16個地方進一步廣發英雄帖,希望人們來自己的地盤安營扎寨。傳說西安連80歲的老人都不放過。搶人大戰看似是為了樓市回暖,其實不經意間,隨著底線不斷放低,城市直奔無門檻,全開放而去。除了一線城市忌憚于控制人口的帽子,可以預見搶人大戰的最終結果就是——戶籍制度的自然消解。所以,發改委明確放開戶籍限制其實是順水推舟,順其自然。
再有,最近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落地在中國范圍內受到廣泛熱議。加上此前長三角的環杭州大灣區,京津冀一體化等等重量級的城市群概念不斷被提及,圍繞核心城市打造城市圈子,基本上已經成了全中國的城市發展共識。而要實現這些個圈子,本身就自帶打破城市限制的流量,比如最早電話卡、交通卡互通,再到公積金互認。所以,相關福利和戶籍脫鉤,其實也在從另一條路降低戶籍的想象空間。
此前提出租購同權,讓受教育權更加公平等政策,其實也是在消除戶籍的天然優勢。畢竟,戶籍之所以重要本質還是因為附加在戶籍上的那些個福利罷了。一旦戶籍和福利關系淺薄起來,那戶籍的意義就真的不大了。沒了戶籍 這些城市要爆!
盡管發改委明確了長期目標是:放寬放開落戶限制,但是這個步驟實現起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分步走。怎么分步走呢?公安部最近的消息值得參考。
據公安部2019年2月21日召開全國治安管理工作座談會的講話內容,要全面深化以戶籍制度為重點的治安管理改革,加快建立新型戶籍制度。除落戶超大、特大城市和跨省遷移戶口實行審批制外,積極探索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發改委是說超大城市不放開,而公安部則說超大、特大暫時都不放開。這意味著,短中期來說,先放開的很可能是特大城市以下的城市戶籍;而等時機成熟之后,在把特大城市也放開。估計有些人聽到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就懵逼了,誰是特大?誰是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