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穩、復蘇、回升,這三大關鍵詞可以概括2017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表現,那么,展望2018年,企穩、復蘇、回升是否還會延續?中國經濟會面臨怎樣的形勢?整個全球經濟版圖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在本次峰會“經濟學家看經濟”的主題論壇上,我們邀請到四位中外高端嘉賓,共同展望2018年宏觀經濟新格局。
經濟復蘇3大因素:房地產、基礎設施和制造業投資
在2017年前三季度中GDP同比增長了6.9%,和2016年6.7%相比,有0.2%的提升,這個數字讓人振奮,那么我們該怎樣看待2017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呢?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表示,總體的表現還是企穩。經濟復蘇從去年開始,基于三大因素:房地產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和制造業的投資。前面兩個顯然是不可持續的,第三個比較復雜,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去年大宗商品市場的改善,另外一部分是新興市場開始投資增加,總體企穩。
經濟發展存在波動很正常面對下降不必大驚小怪
專業人士普遍預計,中國在基建、投資等領域都會面臨增速放緩,經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面臨著下行壓力,那么2018年的經濟形勢到底會怎么走?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昌林表示,大家普遍的觀點認為,明年基礎設施投資及一些主要的指標會有所趨緩,GDP可能會有所下降。我認為,第一,我們的產業結構變了,從前規模很大,現在會有一些下降很正常;第二,我看發達國家的分析很少用GDP,而是看就業和CPI,目前我國就業形勢上總體比較好,價格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所以GDP即使下降一兩個點,我認為也不必大驚小怪,就像天氣似的,短期有晴天也會有雨天,但是大的趨勢沒有變。
另外,中央也做出了相關決定,我們將要轉向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即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提高質量,不在于我們短期能跑多快,而是在于我們要跑得久、跑得長。
未來,這4大新興產業將迎大爆發!
新動能重點在創新,其實我們看到各個產業里的創新也是層出不窮,那么哪個新興行業將來會迎來大爆發?哪些行業最賺錢?
王昌林覺得:“我們2015年測算過未來五年有哪些產業收入會增加,就是營業收入40萬億,第一個是大健康產業,這毫無疑問是中國進入最大的產業;第二個是信息技術,這兩年信息技術加速應用,超過10萬的產業,現在規模是12.2萬億,加上通信服務收入就更多了;第三個產業是節能環保,環保我們每年的投入有幾萬億;第四個產業是高端制造。”
中國經濟增長將會繼續,而且會克服“中等陷阱”問題
在過去一年當中,希臘經濟的表現也非常吸引世界人的眼球,一方面受益于歐元區經濟的增長,同時和中國的合作也給希臘經濟發展帶來很多機遇,那么希臘是怎么看待中國經濟的呢?
希臘駐華大使萊奧尼達斯·羅卡納斯提到,“就中國經濟而言,我非常自信,我也相信中國的增長將會繼續,而且將會克服中等陷阱的問題。我們在分析經濟體的時候,經常都會談到中國,我覺得中國肯定會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問題,原因是現在中國已經在進行結構的調整,而且是非常大的結構性的調整。中國的經濟現在在很好的一個軌道上,而且到2025年,中國制造2025本身也是非常好的一個趨勢。”
2018年全球經濟樂觀, 20國集團經濟的經濟增長率將在3%左右
展望2018年,整個全球經濟版圖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董事總經理戴樂賢認為2018年全球經濟的增長勢頭良好,明年20國集團經濟的經濟增長率平均大概在3%左右,而對于發達經濟體而言,全球經濟增長在2%左右,而發展中國家的增長大概在5.5%左右,這就是2018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他說:“我非常有信心,我們認為2018年對于全球經濟來說是非常樂觀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