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的概念從年初就開始炒作了,概念股都炒了幾波了,直到昨天才有號稱“A股第一只獨角獸”的藥明康德正式上市。這么長時間,有些人已經(jīng)聽膩了這個概念,也有些人至今還沒清楚什么是獨角獸。這個是個時髦的概念,不過風(fēng)口好像已經(jīng)過了。不信看看港股,獨角獸在港股并不新鮮,據(jù)統(tǒng)計,近一段時間幾只大獨角獸的股價都遭遇了腰斬。今天我們就分析一只股,它有馬云入股,頭頂首只A股獨角獸的光環(huán),是扶搖直上還是也遭腰斬?
馬云入股的藥明康德,搶先于郭臺銘的富士康,率先上市
藥明康德不得了,為什么這么說,它的上市審批速度比臺灣首富郭臺銘的富士康還要快,成功趕在富士康和寧德時代等“獨角獸”之前在A股上市了。這家公司2015年從美國退市,當時市值33億美元,如今它分拆為三家公司在A股、港股、新三板上市,總市值高達1500億,3年就7、8倍!妥妥的大贏家!
再看看它的原始股東,背后包括了大陸首富馬云等一批知名人物和機構(gòu)。有馬云這樣的人入股,自然與那些普通的上市公司不一般。
先上市有什么好處,除非非常缺錢需要馬上融資,否則也就是能炒個概念罷了。對此,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不管是誰,上市審批都按照正常程序處理,即使幾百億美元估值的小米也不例外。
港股獨角獸近期股價腰斬
獨角獸并不是都很高大上的,這些概念能暫時給予它們一些光環(huán),但是長期來看沒有任何幫助。不信可以看一下在港股上市的幾只大獨角獸,據(jù)統(tǒng)計,近期都從高點大幅回撤近乎腰斬,有的甚至破發(fā)了。最新的例子是平安醫(yī)生,5月4日上市后股價沖高回落,收盤價與招股價持平,第二日更是破發(fā),被稱為近幾年港股上市最弱科技股。
總結(jié)
藥明康德是否會因為獨角獸概念而受到大肆炒作,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從港股市場獨角獸近期表現(xiàn)來看,非常差強人意。但考慮到,港股這幾只獨角獸主要是互聯(lián)網(wǎng)方面的,科技含量不是很高,而藥明康德畢竟是從事醫(yī)藥研發(fā)服務(wù)的,科技含量要稍高一些,這方面相對好一些。成色如何讓市場來檢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