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初IPO提速,魯企今年首發上市公司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增多。截止到2017年6月9日,山東共有11家企業首發上市登陸A股,僅比去年全年上市公司總量少一家,山東今年首發上市公司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增多,首融金額同比暴增808.77%。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山東首發上市公司雖已超過十家,首發上市公司數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但公司總的融資水平依然較低,首發融資額度僅占到了2016年151.13億元的47.99%,平均融資規模也遠低于去年的12.59億元。監管部門在2017年年初雖加快IPO審核速度,但對于首融資金的規模也有明顯控制,這或是為避免新股IPO速度加快而對A股二級市場產生不利影響,但近三個月A股市場走弱趨勢也較為明顯。

隨著A股市場的走弱,市場上暫停新規發行的呼聲再度響起。近幾日,新股批文下發數量明顯減少,進入六月份證監會IPO發審的節奏也悄然減慢,據統計梳理發現,本周僅有8家企業登上了發審會,較此前單周14、15家左右的上會企業數量大幅減少。與此同時,擬上市企業的被否幾率持續攀升,除了折戟發審會外,還有不少企業因為業績調整或現場檢查撤回IPO申請最終終止審查,山東新股IPO速度亦或將受到影響。
新股IPO審核速度放緩,也必將對過會企業提出更高要求,在證監會未終止IPO的情況下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仍有較強競爭力。從山東2017年首發上市的魯企來看,山東上市公司的營業狀況普遍較為優秀。在11家首發上市的公司中,有9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出現同增,5家山東上市公司營收同比增幅超過15%。從今年首發上市魯企凈利潤來看,有8家山東上市公司凈利潤同增。其中,德州上市公司金能科技凈利潤同增361.61%,公司盈利狀況相對優秀,在11家首發上市公司中凈利潤增幅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發上市的魯企多分布于膠東半島等經濟發展較快區域,魯西南僅有菏澤賽托生物一家公司首發上市,今年首發上市的魯企地域分布差異依然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