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PPI環比繼續上漲,但顯然市場更聚焦于CPI高于3%后的從緊預期。昨日周期股帶領A股回調,幸而非周期股足夠強勢,才使得上證指數上漲0.43%報收。未來結構性行情恐仍將是A股的主要特色。
CPI上漲3.1%為短期走勢
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9月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數據。CPI同比上漲3.1%,突破了3%的溫和通脹水平“警戒線”。
CPI大漲,食品(行情 專區)是主因。從同比變動看,鮮菜、肉禽及其制品、鮮果價格分別同比上漲18.9%、6.6%、12.5%,而糧食價格亦同比上漲4%。從環比變動看,9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 1.5% , 高于2003-2012年同月1.1%的平均環比漲幅。
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指出,由于其間受到中秋和國慶“雙節”因素影響,雞蛋、肉類及糧食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帶動食品價格總體處于上漲趨勢。這在商務部和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價格數據中都有所反映。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殷醒民分析認為,今年我國天氣較極端,南方高溫多旱,而北方多雨多澇,對于季節性較強、對氣候反映敏感的農作物尤其是鮮菜鮮果的價格影響較大。
CPI公布同日,統計局亦公布了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數據,PPI在9月同比下降1.6%,環比上漲0.2%。PPI同比跌幅繼續收窄早在預料之中。機構普遍表示,伴隨穩增長效應繼續顯現,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帶來需求擴大,并表現為工業品出廠價格的回升。預計其同比漲幅有望在年內轉負為正。
雖然PPI跌幅縮窄意味著經濟進一步回暖,但由于市場早有預期,顯然市場更聚焦于CPI的隱憂。華鑫證券投資總監仇彥英表示,若未來CPI持續走高,“實際負利率”情形的再次出現,可能會左右貨幣政策的調整,從而對A股資金面和投資者情緒形成沖擊。
非周期股獨立支撐
正因為對宏觀經濟和宏觀政策的謹慎態度,昨日A股依然圍繞與宏觀經濟無關的非周期類股份進行炒作。昨日滬深300周期股指數下跌0.69%,而滬深300非周期指數則上漲1.12%。
從板塊來看,中小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和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依然是兩大熱門,分別上漲0.84%和0.99%,而滬深300指數僅微漲0.16%。從行業來看,表現最好的是與CPI上漲休戚相關的農林牧漁,此外,餐飲旅游、公用事業(行情 專區)、商業貿易也表現不俗,但房地產(行情 專區)、金融服務、有色金屬(行情 專區)跌幅靠前。
大盤仍有上漲潛力
雖然昨日滬深300指數僅上漲了微乎其微的0.16%,但顯然PPI向好的數據打消了不少空頭的做空欲望。昨日五大空頭4減1增,合計減持1664張空單。與此同時,五大多頭3減2增,合計增持293張多單。空頭的大幅撤退,顯示了空頭做空意愿并不強烈,但與此同時多頭有限的增持量表明做多欲望也有限。
對于后市,桑東亮認為經濟數據不支持周期股的大強度活躍,但支持結構性行情及其方向的變化。據他分析,除了土地流轉反應政策預期外,經濟數據中CPI的走高支持消費類股票,而經濟結構調整的長期預期,支持成長股行情。他認為今日主板將繼續震蕩上行,結構性行情可能大面積爆發,方向集中在土地流轉、消費類、成長股中的低估值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