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臨近谷底,波動依然較大
當下市場對經濟負面預期的反應接近尾聲,價格因素的拖累接近拐點,下半年經濟有望從局部改善轉向全面復蘇;政策不會缺席,但也難以符合市場的激進預期;存量市場特征難以改觀,市場分歧仍然較大,博弈依舊激烈;市場正臨近下半年波動區間的谷底,持倉出清并不徹底,波動依然較大,堅守業績驅動,兼顧政策主線。
首先,從經濟層面來看,預計PPI在三季度觸底回升,下半年庫存周期有望重啟,服務業恢復仍在為就業和消費啟動蓄力,改善當下生產和消費的錯配,海外補庫需求或在四季度恢復,“一帶一路”國家需求在年內具備托底作用。其次,從政策層面來看,貨幣政策仍有寬松空間,但嚴守財政紀律和地方債防風險仍是財政政策底線,地產領域穩預期、穩融資政策可期,房住不炒基調不會變。最后,從市場特征來看,新發基金處于過去5年以來低位,存量活躍資金倉位仍處于中等偏上水平,6~7月的關鍵政策窗口期內政策和主題交易輪動,市場博弈激烈,波動依舊較大。配置上,堅持業績為綱,兼顧政策主線,繼續堅守科技和能源資源安全領域中有政策催化或業績優勢的品種。
中信建投證券:A股、港股已經具備戰略反擊條件
近期隨著政策預期改善、庫存周期筑底預期、商品價格企穩、人民幣匯率企穩和全球市場回暖等積極信號陸續出現,A股包括港股市場已經具備戰略反擊條件。未來一年企業盈利有望迎來較長上行周期,疊加國內降準降息可期,海外利率下行,雙擊之下,市場有望挑戰2022年以來新高,值得戰略樂觀。
重點關注方向:1)政策受益方向及前期超跌方向;2)順周期屬性高ROE方向;3)增量資金流入偏好的方向。行業推薦:汽車、家電、保險、食品飲料、傳媒、通信、計算機、半導體、有色金屬等。
國泰君安證券:機會依然在,市場有望逐步開啟“防守反擊”
市場進入樂觀者定價階段,繼續“防守反擊”。對后市我們的看法是:1)地產政策發力短期難證偽,預期下行空間有限,不論是“絕地反擊”還是“底部修復”,順周期都應有個技術反彈,預期收益取決于實際政策空間;2)技術進步浪潮與產業趨勢的出現,考慮更可持續的產業政策預期,在順周期階段性企穩搭臺后,科創成長與次新股票仍是主戰場。防守反擊,讓子彈繼續飛。
低位地產鏈搭臺反彈,科創成長與次新接力領跑。1)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進科技攻關和國產替代,推薦股價調整充分、盈利預期見底、中期受益周期復蘇和技術創新板塊:半導體/創新藥/自動化設備。2)布局產業趨勢明確的AI及數字經濟,技術創新突破和資本開支擴張帶來基礎設施端確定性高成長,以及中下游硬件和應用協同發展,推薦運營商/服務器/信創軟硬件/算力。3)受益于國有經濟改革與中國特色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推薦有望通過專業化整合提高價值創造的“中特估+產業”:裝備制造/建筑/中藥/電力;以及低位地產鏈/汽車。
海通證券:積極因素或在醞釀中
結合大類資產比價及交易指標看,當前市場情緒已低至2018年12月、2020年3月、2022年4月、2022年10月市場底附近水平。歷史上市場情緒探底往往源于短期無法證偽的中長期敘事,走出底部需積極因素催化情緒改善。當前市場調整時空已接近歷史可比時期,積極因素或在醞釀中,結構上重視基本面“去偽存真”后的數字經濟及前期調整的消費。
招商證券:A股積極因素正在聚集
近期市場內外部均出現一些積極變化。內部方面在穩增長推進、消費政策加持以及科技周期等因素驅動下,部分行業景氣度邊際改善;外部方面美聯儲6、7月繼續加息概率降低,外部流動性環境對A股的邊際影響開始弱化,A股也有望開始逐漸企穩反彈。推薦圍繞業績增速最高和改善斜率最大的方向進行布局。從大的產業趨勢來看,圍繞AI+/數字經濟/先進制造/自主可控等領域機會仍將層出不窮。
興業證券:共識正在又一次凝聚
當前,隨著市場來到低位、悲觀情緒有所緩和,市場也開始整理思緒,再一次進入到尋找主線、凝聚共識的過程:1、在經歷5月以來的調整后,當前市場風險溢價再次來到一個較高的水平;2、海外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化解、美聯儲加息預期后移、美元指數階段性見頂回落、美國標普500和納指連創新高之下,全球整體都處于一個市場情緒偏暖的窗口;3、經濟壓力下,市場也開始預期政策上邊際的寬松。
5月中旬至今,“數字經濟”的布局已卓有成效。后續景氣將成為行情持續更重要的線索。1、綜合中觀景氣、訂單景氣、盈利預期,以及擁擠度,當前“數字經濟”43大細分方向中,游戲、數字營銷、數字媒體、出版、光模塊、衛星通信、國資云、面板、光學元件等板塊,景氣水平相對較高,且擁擠度多處于中等偏低或較低水平,尚未步入過熱區間,可重點關注。2、半導體有望成為下半年“數字經濟”的領軍者。
申萬宏源證券:博弈政策,不如堅持主題思維
短期底部區域判斷不變,耐心等待讓市場選擇方向的關鍵催化出現。向上需要更明確政策催化,或者主題新增催化落地。同時,短期不排除經濟悲觀預期快速出清,演繹“最后一跌 + 絕地反擊”行情。
短期博弈政策正當時,但真正下場交易政策博弈的賺錢效應并不強,不如堅持主題思維,隔岸觀火。我們明確提示,數字經濟性價比修復到位,第三波行情已經啟動。同時,央企價值重估政策布局從未動搖,估值提升仍有空間(三大運營商的極限估值,可以參考長江電力在資產荒背景下的高估值),關鍵驗證依然可期(2023年內央企分紅比例進一步提升,ROE提升),央企價值重估行情同樣未完,后續也有機會。
我們依然強調,國內經濟 + 政策預期恢復,海外擾動緩和,是驅動后續有效反彈的線索。而有效反彈波段的結構特征是“核心資產搭臺,主題唱戲”,有格局優化的地產鏈(家電家居)、核心消費(白酒、啤酒,院內醫療設備、醫療服務、醫療美容)、新能車會有反彈。但下半年,內需復蘇沒彈性是大概率,海外衰退仍是方向,需求改善的彈性和持續性有限。市場向上彈性最終還是來自于主題行情。
光大證券:市場將逐步企穩,建議關注三個方向
光大證券表示,市場或仍將回歸景氣主線,建議關注三個方向。全年來看,行業股價表現與業績之間的相關性呈現“倒U”型,4月至10月期間業績更為重要。展望未來,主題仍然反復表現,但不再會一枝獨秀,并且主題背后也需要景氣作為支撐,因此,除了關注有望演變為市場主線的AI與“中特估”之外,也應開始考慮左側布局經濟復蘇相關的方向。
華安證券:國內進入政策期待期,A股有望迎來一定程度修復
展望后市,國內經濟與政策實質上處于預期有頂有底的狀態,因此只要不出現海外超預期風險的情況下,A股維持震蕩的大格局不會變,同時考慮到前期市場曾一度下破3200點,已經逼近震蕩下沿,因此短期內對市場無需過度悲觀。當下市場已經從前期對于經濟和政策的過度悲觀預期中有所改善,甚至在國內進入政策期待期或博弈期間,A股有望迎來一定程度的修復。
華鑫證券:A股底部信號再確認,超跌反彈不改AI主線地位
華鑫證券近日研報認為,當前宏觀環境和2022年4月、10月較為相似,經濟弱現實催生政策強預期。A股底部信號再確認,超跌反彈已至。第一階段前期超跌行業領漲,第二階段補漲和政策催化的行業彈性更高。短期超跌反彈不改AI主線地位,反彈階段AI+主線勝率較高;而有基本面支撐和政策預期的行業擁有較高賠率,如電力設備、美容護理、交運、公用事業、商貿零售、食飲、通信、非銀、煤炭、有色、地產、銀行、醫藥。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