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發揮余熱再度創業漸成時髦
互聯網上有便利,也有沖擊
如今,但凡說到創業,就基本繞不開互聯網。不需要擁有一技之長,也不需要有大量的資金,只需要在淘寶網實名開設一個賬戶,任何人便都可以在這里做買賣。互聯網的商鋪只需要賣家有較長的時間,在電腦前與買家交流,就可以實現成交。這些特點都非常適合退休在家賦閑的老年人,無論是販賣當地特產,還是批發服裝或者食品。
山東的李霞退休后在女兒的幫助和建議下開了淘寶店,主營山東特產。從煎餅到紅棗,這些在當地司空見慣的食品在網上的銷售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幾年下來李霞已經擁有了一群忠實買家。現在李霞除了售賣山東特產,自家制作的阿膠也成了店鋪的明星產品。李霞說,除了經濟上的收益,每一個買家收到貨品后給她的每一個好評都給了她從未有過的成就感。這些五湖四海的顧客更像是她的知己。
當然,并不是每個創業者都一帆風順,在越來越多的新的商業模式沖擊下,許多老年人顯得很茫然,甚至錢沒有賺到還被騙得血本無歸。
同樣是賣特產,趙然的父母就在互聯網上栽了跟頭。原本,趙然的父母說要在淘寶開店,賣些家鄉特產,趙然覺得挺好。趙然心想,自己常年在上海工作,父母退休在家,有事可做也許便不會太過孤單。趙然想,雖然二老文化水平不高,但只是賣一些土特產也沒有什么風險。然而,過年回家聊天才發現事有蹊蹺。
原來,半年下來趙然父母店鋪的生意并不太好。有一日趙然母親接到電話,說是他們店鋪網站的運營管理小孫打來的。小孫頭頭是道地給趙然母親分析了他們的店鋪,不盈利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推廣,并且說服趙然母親見面詳談。最后小孫登門拜訪,最后帶走了3萬元的推廣費。
可是半年過去了,店鋪的訂單量依然很少,完全沒有達到小孫說的效果,二老這才在過年的時候把這件事告訴了趙然。趙然詳細看了當時父母與小孫簽訂的合同才發現,由于合同中使用了許多專業名詞,趙然父母在沒有完全弄明白的狀況下受了小孫誤導簽了合同,3萬元的推廣費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