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行《證券法》來看,持續盈利、規范性等一系列的要求,即便心之向往,這些優質公司仍然很難回歸母國市場。這是主板市場相對于納斯達克、港交所等海外市場的劣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改變。
新三板可以補齊中國資本市場的短板,滬深交易所+新三板,形成一個真正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特色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在全球交易所競爭、扶持中小微企業,引領科技創新上,新三板能做的還有很多?,F在,新三板需要堅定選擇未來發展方向。
三、明確定位,長期穩定預期
國務院等部門曾經發文,定位新三板為一個獨立的資本市場,市場各方曾經飽含期待。從實際的操作來看,獨立資本市場的各項配套政策均未落實。
投資者、掛牌企業、中介機構對于未來充滿迷茫,缺乏信心——我們究竟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市場?
擺在新三板面前的,仍然是兩條路——獨立市場、臺灣興柜模式。無論選擇哪一條路,堅定地走下去,新三板的未來都是陽光燦爛,開花結果。
如果仍然將新三板定位于獨立市場,我們建議:
繼續推進市場分層。在現有創新層之上,繼續推出精選層。
在精選層推出公開發行,擴張頂層流動性。
在精選層進行一定程度門檻降低,為市場注入更多投資者群體。
如果選擇興柜模式,對于中國資本市場仍然有極大意義。我們建議:
未來所有的IPO企業,都應在排隊期間掛牌新三板,接受公眾監督。在掛牌期間,股票仍然具有交易功能,可以通過定增等方式融資。
興柜模式是另一種創新,新三板成為一個過渡板、預備板,與滬深交易所配合形成多層次資本市場。興柜模式將對于掛牌公司的監督,交給市場的媒體和投資機構,徹底解決IPO造假等長期困擾中國資本市場的難題。
中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形成,離不開新三板。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需要新三板。在新三板擴容四年后,我們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改革新三板的意義,在于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悖論。
無論如何,我們都堅定支持您對中國市場的改革。我們相信,不只是新三板,中國資本市場在您的帶領下,將為國家發展起到更加重大的貢獻。
以上就是新三板概念,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給劉士余主席的第二封公開信:做市指數破千點,新三板改革時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