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斌認為,在新舊動能的轉換中,新經濟這個動能相對體量還是比較小,所以很大程度上我們看最近幾年的經濟,我們說周期性的變化,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舊經濟這一塊,尤其是房地產。
“我們看到在最近幾年調整里頭,一些新的動能,它的增速非常的快,比如我們舉一些像跟消費升級,服務業升級的一些領域,包括像醫療、大健康、新能源、環保、新型消費這一塊,也包括科研,制造業升級投入,這一塊增速遠遠超出了我們傳統的經濟部門,目前的問題是新經濟這個動能相對體量還是比較小的。”朱海斌說。
朱海斌:目前很多短期的調控政策變長期化了但新的拐點已經出現
自從去年9、10月份以后,各地樓市調控政策陸續出臺,限購限貸城市的名單越來越長,樓市的銷售也在逐步放緩,從最近的兩個月來看,新房的銷售全是負增長,房地產投資在上半年持續上漲后,最近一兩個月也開始出現明顯放緩。那么最直接的問題是,房地產投資增速會持續下滑嗎?中國的樓市將如何發展?
“從整體來看,我們預計房地產行業明年投資增長速度在4%左右,比今年可能會略低,但調整幅度不會太大。”朱海斌回答鳳凰網財經提問時稱。
“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如果跟2013年相比,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現在去庫存經過三四年的努力以后,在供應端調整,其實這個情況已經明確好于幾年之前,很多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現在新房的庫存量嚴重不足。所以目前,如果假設在北京現在放開樓市調控,放開限購、限貸、限價這些措施,其實房價短期內還將面臨上漲壓力,所以這也意味著在2018年,目前的很多調控政策可能會持續,但更深層的一個變化是十九大報告里提到的長效機制的安排,報告尤其是提到,要多渠道保障,要租售并舉。從政策上來講,這個可能會對房地產市場會是一個新的拐點和變化。”朱海斌說。
“租售并舉其實是一個長效機制的建立。限購等調控,其實是短期的措施,您是如何看待這個短期和長期調控措施之間的平衡?”鳳凰網財經記者問道。
朱海斌回答說:“房地產市場的一個特點就是調整比較慢。房地產從供應端,如果要做轉變的話,需要一段時間,所以這個長效機制的安排,更多是解決中長期,比如說供應端跟需求端怎么樣達成一個更好的平衡的問題,是這么一個邏輯。但是從短期來看,這個調整很難快速發生,所以我們需要用一些短期的行政性的措施,例如限購、限貸、限價等。但我們問題在于長效機制的安排,討論了很多年,一直進展比預期要慢很多。”
“所以原先我們說的短期調整的政策,實際上變成長期化了,這個是房地產市場面臨的比較大的問題。從十九大報告來看,應該說對于長效機制的安排,目前的決心比去年明顯更高,”朱海斌說。
2.朱海斌:北上廣城市房價更容易上漲
“房價高不高,首先因城而異。中國的各個城市之間房價區別是非常大的,大家非常關注的是北京、上海、深圳這些房價最貴的一線城市。如果我們用傳統的房價收入比或房價房租比來判斷,毫無疑問,這些城市房價一直處于泡沫狀態,并且泡沫已經持續了很多年,遠遠超出城市平均水平居民收入(可以負擔)的正常合理水平。但是我們如果看其他的二、三線城市或三、四線城市,大部分的三四線城市,它的住房平均價格,仍然在一萬塊錢以下,甚至很多大概五六千。我們也做過計算,大部分的城市房價收入比,其實更加接近于合理水平。”朱海斌在回答鳳凰財經有關房價問題時說。
“目前看房價的趨勢,一線城市可能還是往上漲的壓力更大一點,因為這些城市的一個特征是在城市化的過程里,一直是人口凈流入的。全國支付能力最強的、購買力最強的人口,他們都集中在這里,所以這就造成了我們傳統的對于房價泡沫理論的研究和實際的房價運行,有很大的偏差。在這些城市,我覺得如果說我們僅僅關注市場因素的話,尤其在最近供給不足的情況下,毫無疑問,房價是上行的壓力,這也給政策帶來一個很大的挑戰。”
3.朱海斌談經濟增速: 財政和貨幣政策都在往回收明年經濟可能會繼續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