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
《意見》明確,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是:針對石油天然氣體制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深化油氣勘查開采、進出口管理、管網運營、生產加工、產品定價體制改革和國有油氣企業改革,釋放競爭性環節市場活力和骨干油氣企業活力,提升資源接續保障能力、國際國內資源利用能力和市場風險防范能力、集約輸送和公平服務能力、優質油氣產品生產供應能力、油氣戰略安全保障供應能力、全產業鏈安全清潔運營能力。通過改革促進油氣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大幅增加探明資源儲量,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安全、高效、創新、綠色,保障安全、保證供應、保護資源、保持市場穩定。
《意見》部署了八個方面的重點改革任務。
一是完善并有序放開油氣勘查開采體制,提升資源接續保障能力。實行勘查區塊競爭出讓制度和更加嚴格的區塊退出機制,加強安全、環保等資質管理,在保護性開發的前提下,允許符合準入要求并獲得資質的市場主體參與常規油氣勘查開采,逐步形成以大型國有油氣公司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參與的勘查開采體系。
二是完善油氣進出口管理體制,提升國際國內資源利用能力和市場風險防范能力。建立以規范的資質管理為主的原油進口動態管理制度。完善成品油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出口政策。
三是改革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提升集約輸送和公平服務能力。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干線管道獨立,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開。完善油氣管網公平接入機制,油氣干線管道、省內和省際管網均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開放。
四是深化下游競爭性環節改革,提升優質油氣產品生產供應能力。加大天然氣下游市場開發培育力度,促進天然氣配售環節公平競爭。
五是改革油氣產品定價機制,有效釋放競爭性環節市場活力。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價格異常波動時的調控權。推進非居民用氣價格市場化,進一步完善居民用氣定價機制。依法合規加快油氣交易平臺建設,鼓勵符合資質的市場主體參與交易,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加強管道運輸成本和價格監管,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科學制定管道運輸價格。
六是深化國有油氣企業改革,充分釋放骨干油氣企業活力。完善國有油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鼓勵具備條件的油氣企業發展股權多元化和多種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推進國有油氣企業專業化重組整合,支持工程技術、工程建設和裝備制造等業務進行專業化重組,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參與競爭。推動國有油氣企業“瘦身健體”,支持國有油氣企業采取多種方式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七是完善油氣儲備體系,提升油氣戰略安全保障供應能力。
八是建立健全油氣安全環保體系,提升全產業鏈安全清潔運營能力。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意見》明確提出允許民營資本進入上游勘查開采領域,這對民營資本是大利好。國有油氣企業歷史遺留問題比較多,必須“瘦身健體”,通過改革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推行多元化所有制改革,這有利于國有油氣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參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