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究竟停留在出資方賬戶還是操盤手賬戶,這看似技術層面的改變透露出配資公司心態的變化。
記者了解到,目前部分配資公司正在艱難求生存。“2015年最開心的時候,就是銀行又給開傘了,每把傘規模高達數億元,配資出去意味著利潤滾滾而來。但公司今年以來再度轉入虧損狀態,更要命的是,監管收緊讓公司員工感覺前途無望,大家紛紛離職,士氣非常低落。”曾為某互聯網金融公司高管的劉總告訴記者。
在深圳中心區的高檔寫字樓內,也有不少小貸公司破產關閉,甚至出現卷款潛逃的行為。向先生等一批投資者今年4月底發現自己所使用的配資賬戶無法登陸,等他們趕到配資公司時,卻發現配資公司已經關閉了,無奈只好報警。據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披露,小貸公司數量的峰值是在2015年9月,此后連續四個季度遞減,目前全國小貸公司可能有三分之一處于停業、半停業狀態,三分之一小貸公司處于勉強維持狀態。
某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自證監會徹查場外配資并對相關機構進行處罰之后,以其所在營業部為例,以券商為中介機構的配資業務便不敢再嘗試了。“現在經常有小貸公司來問有沒有客戶需要配資,但我們不會再做中介進行撮合了。不能做,也不敢做。就現在的市場環境,連做兩融的客戶和資金量也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