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上市公司股份變動
■本報記者 王 崢
距離萬科年度股東大會召開不到1個月的時間,這家龍頭房企很可能迎來新的大股東。
6月6日晚,萬科A發布公告稱,當晚公司收到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鐵集團”)的《通知函》,地鐵集團正籌劃受讓公司股份的重大事項,截至目前,具體細節尚未最終確定,且最終需按程序批準。
萬科方面指出,公司A股將于6月7日起停牌,停牌時間預計不超過5個交易日。待上述重大事項確定后,公司將盡快披露相關公告并申請A股股票復牌。
而受地鐵集團籌劃受讓萬科股份消息影響,第二天萬科H股則一度上漲逾9%,最終收于21.3港元/股,上漲5.19%,創下年內單日最大漲幅。
恒大賣股概率大
對于本次地鐵集團的交易對手方,市場普遍認為,恒大的可能性最大,地鐵集團也將由此晉升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對此,萬科方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切以后續公告為準。
在萬科目前的持股結構中,共有4家公司的持股比例超過5%,其中寶能系持股25.4%,為第一大股東;地鐵集團在完成與華潤的交易后,以15.31%的股權比例位列第二大股東;持股14.07%的恒大為第三大股東;第四位的安邦,持股比例為6.7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16日,中國恒大公告稱,集團已經與地鐵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協議,將公司下屬企業所持有的萬科A股(約占萬科總股本14.07%)的表決權、提案權及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利,不可撤銷地委托給地鐵集團行使,期限一年。
這也意味著,地鐵集團可行使萬科共計29.38%的表決權、提案權,超過寶能系,成為持有表決權最多的股東。
而在3月底中國恒大2016年業績發布會上,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表示,“恒大持有萬科股票是出于戰略投資目的。把投票權委托給地鐵集團,是希望形成更多一致的意見,不至于影響管理層工作和萬科的發展”。
實際上,在恒大將表決權、提案權及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利不可撤銷地委托給地鐵集團行使后,業內人士便普遍指出,恒大遲早要將手中的萬科股票轉讓給地鐵集團,進而從萬科股權事件中全面脫身,專心于回歸A股的工作。
由于恒大方面最后一次增持萬科A的時間是2016年11月29日,根據證監會相關規定,作為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東,恒大持股萬科股票的鎖定期為6個月,解禁日期則為今年的5月29日。
此外,地鐵集團收購恒大持有的14.07%股權,也可以避免觸發要約收購,在操作層面上較為簡單。
寶能系7月份解禁
相比之下,雖然寶能系的持股比例不足30%,但根據證監會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收購中,收購人持股在收購行為完成后12個月內不得轉讓,投資者收購上市公司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但持股比例低于30%的,也當遵守此規。
而寶能系最后一次增持萬科A股的時間是2016年7月份,顯然,其目前持有的萬科股票尚未解禁。
同時,寶能旗下的鉅盛華通過九個資管計劃購入了萬科總股本9.95%,這些資產管理計劃存續期為24個月—36個月,除2個資管計劃于2018年12月到期外,其余七個資管計劃均于2017年11月-12月到期。業內人士指出,上述資管計劃到期前,除非資產管理方和委托方達成一致意見,否則這部分持股不會出現什么變動。
不過,目前寶能旗下的前海人壽由于被保監會暫停了萬能險業務,經營上已出現很大問題。而如果能完成萬科股權的出售,則有助于緩解其流動性風險。
根據此前的爆料郵件顯示,前海人壽懇求監管層“在一定銷售額度范圍內盡快恢復我司萬能險新業務的銷售。2017年我司預計將有600億元的退保金額,為避免引發客戶群體事件、區域性和系統性風險,從而對行業造成更大的傷害和影響”。
而在5月2日,深圳保監局也向保監會上報了前海人壽“經營狀況堪憂”、“面臨嚴峻現金流風險和業務風險”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寶能系于上述爆料郵件表示,看好萬科的投資價值,對萬科的投資是一項財務投資。在萬科董事會換屆過程中,前海人壽將全面遵循保監會、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其他各級監管機構的指導意見。
而對于爆料郵件中涉及的問題,前海人壽官方回應稱, 目前公司經營正常,現金流穩定,與客戶和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穩定的業務往來。依據前海人壽今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高于監管要求。未來一年內公司的流動性指標保持在合理安全的范圍。
綜合上述情況,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寶能在7月份解禁期到來后,減持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否會與地鐵集團有關,尚不能確定。
至于定位于財務投資人的安邦,此前已多次向管理層示好,業內普遍也認為,地鐵集團本次收購萬科股票應與其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