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5月9日~13日)市場行情弱勢震蕩,機構調研的熱情稍有減退。深市約155家公司披露機構調研報告。
其中,兩家四川公司川大智勝、中光防雷最受機構寵愛,一周內均獲得機構4次登門。前者集VR、智能交通、通用航空、人臉識別等多個熱門概念于一身,后者是A股唯一以防雷設備為主業的公司,現已布局軍用電磁防護市場。截至目前,川大智勝、中光防雷今年已分別累計接待12、19批次機構調研。
在熱點聚焦上,此前反復活躍的VR、鋰電池產業關注度銳減。不過,機構上周覓得新熱點:通用航空產業。產業鏈標的公司川大智勝、四川九洲、中信海直紛紛獲得機構調研。
機構為何看上通航板塊公司?政策暖風或是由頭。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主要強調加快建設通用機場;加快通用飛機、導航通信等核心裝備研發應用;穩步擴大低空空域開放等。多家券商分析認為,低空空域開放政策松動有望逐步打開市場空間。
5月11日,川大智勝一周內第四次接受調研,到訪機構有申萬宏源證券、易方達基金和新華基金。公司首先對“十三五”發展計劃、VR與科技文化業務和公司低空監視管理和服務系統進行整體介紹。公司對未來業績頗有信心,“傳統的空管業務將走出低谷”、“‘十三五’期間可能是公司自成立以來業績增長最快的五年(凈利潤年均增長率預計可能超過23%)。”
“空管業務”是川大智勝上周4份調研記錄里出境率最高的詞匯。機構重點詢問了公司空管業務的客戶、競爭對手、毛利等情況。據介紹,其空管客戶主要為軍民航空管相關部門。在民航空管業務方面,國內主要同行有中電科28所、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公司和民航裝備公司。公司空管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國內廠商中位居前列,該業務毛利率約為30%多。
具體至通航領域,川大智勝主要涉及產業鏈上游的空管設備以及模擬培訓業務。其中,公司的低空監視管理和服務系統在技術上具有主動監視、數據融合、目標識別等特點。有機構詢問低空改革對公司的影響,公司表示有積極影響,但市場空間規模“不好預計”。
飛行模擬培訓業務方面,川大智勝介紹,目前有2臺飛行模擬機投入培訓,并分別與國航、藏航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飛行模擬培訓收入較為穩定。第3臺模擬機現在已抵達上海,正在安裝,希望今年能投入培訓。飛行模擬機培訓服務按小時收費,具體標準未對外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