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
去年12月12日,近200個締約方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定》,本著共同但有區別責任的原則,承諾到本世紀中葉全球實現碳中和。協議共29條,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全球盤點等內容,目標為控制氣溫上升,將全球平均溫度升幅與前工業化時期相比控制在2℃以內,并繼續努力、爭取把溫度升幅限定在1.5℃之內。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親歷《巴黎協定》的達成,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在談及《巴黎協定》的國內落實任務時表示,我國在落實方面有五點內容:一是全面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探索實行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重目標控制機制,確保實現我國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為2030年左右實現碳排放達峰奠定基礎。二是積極構建低碳能源體系和低碳產業體系。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加強煤炭清潔利用,加大天然氣利用規模,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控制建筑和交通領域排放。三是深入推進低碳試點示范。繼續推進省市、城(鎮)、社區、園區全方位的低碳試點工作,研究開展低碳企業、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四是加快推進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建立健全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力爭2017年全面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五是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健全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全面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氣候變化監測預警體系。
碳排放概念股迎升機
《巴黎協定》的簽署將給碳排放行業帶來“升機”。根據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測算,若全國碳交易市場成立,覆蓋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擴大至30億至40億噸。僅考慮現貨,交易額預計達12億-80億元;若考慮期貨在內,交易額將大幅增加達600億至4000億元。
投資策略上,目前針對碳排放領域,機構主要看好五類概念股投資機會。首先是參股碳交易所的上市公司,這類公司通過收取交易費用、交易金融創新,直接受益碳交易市場全面覆蓋,機構建議關注中電遠達(布局碳期貨交易所)、華銀電力(持有深圳碳排放交易所15%股權)、深圳能源(持有深圳碳交易所10%股權)、重慶燃氣等。第二是提供節能改造服務的上市公司,這類公司幫助企業節能減排,減少碳排放成本,機構建議關注,金城股份、神霧環保、天壕環境、置信電氣等個股。第三是清潔生產企業,通過低碳生產,開發并出售CCER獲益,概念股主要包括:凱迪生態、迪森股份等。第四是清潔能源,隨著碳交易市場成熟,低碳經濟將得到強化,利好風電、光伏、光熱企業,機構建議關注林洋電子、金風科技,隆基股份、天順風能、福能股份、華光股份、置信電氣、首航節能等。第五,煙氣治理領域,建議關注龍凈環保、中電遠達等個股。
掘金點
神霧環保(300156)
4月9日,神霧環保發布年報,公司2015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12.15億元,同比增長90.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1億元,同比增長95.53%。公司2015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以公司未來實施2015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時股權登記日的總股本為基數,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5股。
4月11日,神霧環保披露了一季報預告,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600萬元-99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80%-808%。業績變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建項目工程進度的穩步推進,以及公司部分權益投資的處置收益。報告期內,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5000萬元。
國信證券預計,公司2016-2018 年凈利分別為5.95、7.75、9.51 億元,每股收益為1.47、1.92、2.35 元,公司電石工藝逐漸得到市場認可,存量改造訂單加速落地,新型煤化工增量空間逐漸打開,業績彈性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