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自強
小時候看《黃飛鴻》認為它之所以能火,除了自帶霸氣的出場bug,黃飛鴻還特別能打,反正打就完事了。
如今才發現,《黃飛鴻》的思想水平起碼是一個本科生以上才有的歷史價值觀。
黃飛鴻深受儒家思想浸淫,以至于表現出的迂腐讓人氣得吐血:亂世中揚善卻不懲惡,扶弱卻不鋤強,無論是義和拳頭目,還是沙河幫趙天霸,他只想我抓住你,然后交給衙門處置。
同時他又有過人的胸襟和氣量,無論是敵人的挑釁,還是徒弟闖出來的禍,他都始終保持以和為貴的心態去消除誤會,能動口的盡量不動手。
這種典型的好人派,卻時常遭遇現實帶來的尷尬:抓到了壞人,鄉民卻不肯替他作證,救了即將被賣下南洋的婦女,卻被官府誣陷為刁民......
中西文明碰撞,在洋人的欺凌壓迫面前,隱藏在國民心中的自傲瞬間被激起一地雞毛:我們拳腳雖利,也始終敵不過洋槍洋炮。
不像如今某些的電影里一個大俠空手入白刃打敗拿洋槍的壞人,然后對著鏡頭一個特寫怒吼一聲:還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管用。這種阿Q精神讓人哭笑不得。
洋人靠不住,朝廷靠不住,黑社會猖獗,內斗正歡,名不聊生,人民能依靠什么,怎樣才能救國?答案是,拋棄阿Q精神,惟有自強。
同樣是徐克,在《笑傲江湖》中展現出了另外一種東西。
令狐沖看似放浪不羈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但他知道什么該抗爭,在原則問題上就算是師父也沒得商量,最后他撂下的那句:華山派不能為了個人的野心而犧牲。
在滿口仁義道德的派系斗爭和在壓得所有人喘不過氣來的政治立場面前,唯獨他保持了一份灑脫,最后才得以笑傲江湖。
對于廟堂勢力的描寫,《笑傲江湖》也算獨到。沒有宏大的場面,基本上所有精彩的瞬間都在小小的林家大院完成。幾番對話,相互試探,雖然古公公的閹黨勢力沒有全部出場,但卻讓人感到很恐怖,甚至是絕望。
尤其是古公公瞬間變臉時說那句,你要講國法,我就跟你講國法,如悶雷后的暴雨,來得那么自然。“岳不群跪下接旨”,陰陽怪氣的腔調將官字兩個口刻畫得惟妙惟肖。
后來此類型的電影如《繡春刀》、《龍門飛甲》完全沒有這種神髓。盡管場面很大,特效很好,卻再也沒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那種壓迫感,甚至有些場景是在畫蛇添足。
《龍門飛甲》中,片頭就放出一艘豪華大船,不知道還以為是在拍攝中國古裝版的《泰坦尼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