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牧笛:其實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講,一只股票值多少錢并不重要,但能賺多少錢很重要。現在許多投資者都非常關注科創板的紅利能否持續下去,二位怎么看? 李大霄:我還是要提醒一下,科創板的風險比較大。 郎咸平:我發現大霄跟上次不一樣了。
王牧笛:因為板不同了。大霄老師曾經在《財經郎眼》首發了“地球頂”、“鉆石底”、“嬰兒底”、“幼兒底”、“少年底”等詞匯,那么針對主板和科創板,大霄老師有沒有什么詞可以評價一下? 李大霄:我們今天在《財經郎眼》首發,中國股市的“精英牛”已經到來。就是主板最低估、最優秀、最好的那一批股票,它們的牛市已經到來了。 郎咸平:這個我也同意。
王牧笛:那科創板呢? 李大霄:科創板不會只有25家企業,等到它250家、2500家的時候,科創板的估值水平就不會是120倍市盈率,而是回歸理性。當然,科創板里面一定會有精英的公司。 郎咸平:可是很難分析,主板的“精英牛”比較好確認,科創板的“精英牛”是很難確認的。 李大霄:我跟你說幾個標準。第一,企業的業務要飛速擴張,業務量不斷增大,這個速度一定得保障。第二,企業的成長性一定得保障。第三,企業的業務模式必須符合一個完全創新的企業,比如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只有這樣的企業我會給它高估值。 郎咸平:按照你這個說法的話,120的中位數將來會大幅下跌。 李大霄:我覺得會價值回歸,如果是用傳統企業估值方法對初創型企業進行估值,初創型企業應該出現折價,而不是溢價,這是我的第一個觀點。第二個觀點,即便股價下跌了,企業也可以靠業績增長慢慢撐上去。 郎咸平:也就是說企業可以靠一個“分母”擴容。 李大霄:還有一個可能是,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好企業上市,那么整個板塊都會被慢慢撐上去。高科技企業不容易,總體上價值回歸是大方向。 郎咸平:我相信科創板里面一定會有好公司,傳統市盈率達到100%、200%都是有可能的。
王牧笛:有人說科創板要去比肩美國的納斯達克,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有益的補充,我不知道兩位怎么看待科創板的定位,科創板會成為下一個納斯達克嗎? 李大霄:納斯達克是我們全球所有市場學習的榜樣。納斯達克的標的供應是全球都向它供應,它的投資人也是全球的投資人,所以納斯達克是不可復制的。而我們增加了科創板,好過我們沒有,這是一個希望。 王牧笛:科創板跟傳統的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等,在制度設計方面有很大不同。此外,創業板用了10年才敲鑼,科創板僅僅8個月時間就開市,如何解讀科創板的定位? 郎咸平:在技術方面,科創板有很多創新,比如注冊制,不看盈利、退市更快,甚至還有詢價機制,跟過去都不一樣。但是這種創新只是技術性的創新,大家千萬不要被這個迷惑,一看到創新就認為會漲,沒有這回事的。還是看整個板塊的基本面、能不能賺錢、能不能有突破、能不能有高成長性。 還有大家最關注的注冊制,它的基礎是這個國家一定要有非常完善的法制機構、中介機構、監管機構,非常完善的政府配套,注冊制在這樣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才能夠如虎添翼。 李大霄:注冊制也好,交易體制的創新也好,可以說科創板是我們整個股改的試驗田。很多原來在主板上不可以想象的一些制度創新,都有可能在科創板進行實施,那就給我們整個證券市場未來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試驗。 但是我們要思考,怎么樣去用更多的法制配套,讓注冊制能夠為市場保駕護航。包括完善法制,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還有怎樣讓市場交易實現效率更大化。 比如科創板不設漲跌停板,可以使到股價一步到位,而過去我們要分N個板才能漲到位。 郎咸平:納斯達克過去40年,只有28%的公司還在繼續上市,72%的公司退出市場。而且納斯達克采用股價退市,股價低于1塊錢就要退市,我們這邊大部分還是采用盈利退市,這個就很麻煩。 李大霄:所以科創板如何從企業上市、退市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非常重要,這樣才能推進我們市場的改革。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