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說,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考慮了促進就業增收、防范化解風險等需要,并與“十四五”規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相銜接,也考慮了經濟增長潛力和支撐條件,體現了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要求。實現今年預期目標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發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齊心協力。
政府工作報告說,赤字率擬按3%安排,赤字規模4.06萬億元,比上年年初預算增加1800億元。預計今年財政收入繼續恢復增長,加上調入資金等,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28.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1萬億元。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
政府工作報告說,為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政府工作報告說,圍繞發展大局,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各地區各部門制定政策要認真聽取和吸納各方面意見,涉企政策要注重與市場溝通、回應企業關切。
政府工作報告說,從根本上說,推動高質量發展要靠改革。我們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深化改革開放,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持續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政府工作報告說,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政府工作報告說,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實施產業創新工程,完善產業生態,拓展應用場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辟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區。
政府工作報告說,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政府工作報告說,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制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標準指引。著力推動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方面制度規則統一。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出臺公平競爭審查行政法規,完善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監管規則。專項治理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招商引資不當競爭等突出問題,加強對招投標市場的規范和管理。
政府工作報告說,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標準制定,推動解決數據跨境流動等問題。
政府工作報告說,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和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完善商品房相關基礎性制度,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政府工作報告說,嚴守耕地紅線,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加強黑土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治理,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補助水平。各地區都要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責任。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必須踐行好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始終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政府工作報告說,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啟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省試點。深化集體產權、集體林權、農墾、供銷社等改革,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說,要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加強財稅、金融等政策對穩就業的支持,加大促就業專項政策力度。落實和完善穩崗返還、專項貸款、就業和社保補貼等政策,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行業企業支持。預計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170萬人,要強化促進青年就業政策舉措,優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扎實做好退役軍人、農民工等群體就業工作,加強對殘疾人等就業困難人員幫扶。
政府工作報告說,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推動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完善國家藥品集中采購制度,強化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落實和完善異地就醫結算。
政府工作報告說,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提高20元,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完善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政府工作報告說,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加大農村養老服務補短板力度。加強老年用品和服務供給,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進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政府工作報告說,著力夯實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基層基礎,增強應急處置能力。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加強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壓實各方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