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合理進行縱向對比,這里使用的是各項費用或成本占營收的比重。可以看到,在上市當年,各項費用比例確實在提升,但隨后均出現下降,尤其是銷售費方面,這是一年開拓市場可以管三年的節奏嗎?
至于研發費用,12年漲了這60多萬,這也能算作加大研發投入?!
比較靠譜的是發展LTE項目。且從13年業績下滑原因來看,也可證實這點。而從業績下滑幅度來看,富春股份應該是在大力發展LTE項目吧。
為何要強調這一點?后文揭曉。
至于圖中為何沒有15、16年的數據,主要是由于富春股份15年玩起了跨界并購,通信業務的凈利潤數據無法準確獲得
業務收入近來沒起色,而毛利率仍在緩慢下降。
而凈利潤部分,其中,上海駿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富春股份為發展第二主業(游戲業務)收購的全資子公司。所以,這通信業務發展究竟如何,各位看官自行領悟。
再看近期,5G概念開始躁動,這會只要沾親帶故的都能沾點光。富春股份亦不例外。至于究竟如何呢?以史為鏡,好好卜一卦。沒成想,腦子里面先蹦出了“五環之歌”,啊…啊…5G,你比4G多1G~~~。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頒發了三張TD-LTE制式的4G牌照,中國正式進入全新的4G時代。富春股份從12年開始布局。
還記得前面一直強調的LTE項目嗎?何為LTE?LTE也被通俗地稱為 3.9G,具有 100Mbps 的數據下載能力,被視作從 3G 向 4G 演進的主流技術。
這就可以理解富春股份為何投入LTE項目!且富春股份彼時也是懷著美好的夢想的:隨著4G牌照的發放,通信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建設高潮,公司處于通信技術服務產業鏈的最前端,將從本次大規模建設中直接受益,提升公司業務規模。
業務規模看著是升了些,可前期業績下滑主因均歸結于LTE項目,即使項目結算不及預期,后期也沒體現出來!
12-14年如果剔除收購對凈利潤的貢獻,富春股份整個業績撲街;而15、16年雖沒有具體的數據,但以上文凈利潤反推法來作為參考的話,這個項目妥妥的打水漂了!
也就是說,富春股份在4G的大浪潮中基本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如今,在5G躁動之際,富春股份又做了什么準備呢?
目前富春股份共取得“富春通信面向5G的分布式移動云計算協同架構與管理軟件”、 “富春通信5G與WiFi融合組網需求分析軟件”、 “富春通信基于C-RAN的5G無線接入網架構軟件”3項軟件著作權。
“風光無限”的游戲業務VS“腳底生風”的股東們
對于富春股份的另一主業,起源于2015年上半年對上海駿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并購,開始涉足游戲研發與運營業務領域。自此,游戲業務與通信業務開始并肩同行。
不過,從凈利潤的貢獻來看,游戲業務儼然成了主打歌,業績是噌噌噌的就上去了!且在資本市場還在經歷股災2.0之時,富春股份的股價竟然創出了歷史新高。
頭次的并購之路走的順暢,且效果不錯,富春股份自然是如法炮制。
2015年下半年再次打算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春秋時代(天津)影業有限公司80%的股權,正好趕上了政策監管趨嚴時期,被發審委擋在了門外。
一次不成再來一次,2016年9月發布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摩奇卡卡100%的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的方案,總金額高達10.82億。可惜,呯的一聲,又被擋門外了。
不過,這一次富春股份比較堅定,直接用現金來分期付款。那現金又從哪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