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快遞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繼順豐、圓通、申通、韻達之后,又一家物流巨頭德邦物流正式上市。
1月16日,德邦股份在上海股票交易所敲響上市鐘聲,股票代碼603056。德邦股份也是國內首家通過IPO方式登陸A股的快遞企業,中國主要物流快遞企業均已登陸資本市場。
說起德邦物流,它幾乎是快遞業里最奇葩的存在,別人家的快遞公司都是送小件,這家快遞都是以大件為主。在快遞業,這家公司存在感稀薄,但在零擔物流里,它卻是行業一哥。
會計出身,陰差陽錯做了老板
1992年,剛從廈門大學會計系畢業的崔維星到廣東國旅上班。原本崔維星的人生定位是一名會計師,卻在陰差陽錯間,被安排到位于廣東中山的分公司做起了空運貨運業務。
由于中山營業點位置較偏,崔維星雖然想盡辦法打開局面,但離初始目標還有相當一段距離。1996年8月,國旅貨運叫停了中山業務。
丟了飯碗之后,崔維星干脆自己干起了貨運業務。
同年的9月1日,不愿放棄的崔維星辭去了廣東國旅的工作,拉著自己的愛人薛霞、一個司機、一個搬運工,創建了"崔氏貨運公司"。1998年6月起,崔維星承包了南方航空老干部航空客貨運處的業務。
剛開始并不順利,"崔氏貨運公司"第一個月就虧了三萬元,員工幾乎走光,整間公司就這四個人,擠在8平方米的小天地里。但花了不到一年時間,這家公司奇跡般的完成了100萬的營收,這大概是崔維星創業的真正起點。
精準定位,成為一哥
經過四年時間的資產積累,憑借多年的貨運經驗和自己的人格魅力,崔維星先是承包了南航老干客貨運處,利用航空運貨,成立了廣州市德邦物流服務有限公司。后來又吸引了俞大富(現今的金大物流的老總)和石浩文(現今新邦物流老總)帶著各自的公司并入德邦,一舉讓德邦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但是,一山始終容不了二虎,何況是三只虎。理念的不合,讓崔維星、俞大富、石浩文分道揚鑣,一直順風順水的德邦也因為分割問題陷入了僵局。
2000年左右,我國公路高速網的逐漸建成,崔維星嗅到了其中的商機。德邦乘機做起公路快運,靠多年打拼成為零擔物流的隱形冠軍。德邦最初的網點和店面都是自建,車輛也是自己買,在門店開設、店面環境、服務內容、運輸管控、線路鋪設等方面建立比較嚴密的標準化體系。
汽運業務開始后,德邦接了很多大客戶。遇上大客戶好雖好,但是不免有壓價、拖欠的情況發生。這個時候,崔維星放棄了眾人眼中的“香餑餑”,將市場客戶定位到中小零擔客戶上。蚊子肉雖少,但是數量龐大呀。
30公斤—1噸這個數值區間,崔維星是經過了多次思量的。30公斤以下的貨物可能快遞及快運公司更專業,1噸以上的則可能要做整車運輸。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優勢。這個區間值,德邦吃定了!
09年德邦終于擊敗華宇成為中國物流第一。當德邦好不容易奠定物流第一的位置,卻發現市場上早不流行這個了,快遞業務成了行業的新風口。
要和順豐競爭,差距還很大
德邦在零擔物流中具有豐富經驗,但快遞和零擔是物流行業的細分業務,快遞講究的是服務和高效,而為大件物流設計的分揀設備并不能承擔好快件的業務。另外沒有足夠的貨機,快件速度也達不到要求。
同樣的,順豐也試過玩物流,最終失敗告終。最主要還是末端承受不住,快遞人員、設備承受不了大的快件,而且利潤相對本身的商業件來說太低了,王衛做了一下就撤了。
所以目前德邦的快遞和順豐還有不可跨越的差距,而且兩家公司的業務雖然有重合,但是很少,順豐主要的利潤來自于高端的商業快件,而德邦的目標現在是淘寶快件,德邦的競爭對手應該是四通一達。
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把市場細分,然后做精,這樣才能脫穎而出。今天的德邦雖然在物流業里是首屈一指的,但在快遞業里,相比于在行業深耕10年的順豐來說還是一個嬰兒,或許再等10年中國快遞業會出現多強相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