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昨日美克家居和來伊份公告股權激勵預案外,今年公布股權激勵預案公司增至52家。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注意到,借著市場弱勢調整,近期上市公司頻頻推出股權激勵。根據Wind統計,截至昨日,5月以來已有33家公司公告了股權激勵預案,而今年1至4月共計僅有19家公司公告預案。
統計進一步顯示,目前股權激勵標的物主要分為股票、期權和股票增值權三類,從數量來看,多數公司選擇了股票作為激勵標的。從激勵方式來看分為授予期權(行權股票來源為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股票)、定向增發、股票增值權以及上市公司提取激勵基金買入流通A股這四類。
從有效期限來看,一般為3到5年不等。這其中,宏達爆破股權激勵有效期為10年;烽火電子、紅墻股份、匯頂科技、三諾生物股權激勵有效期則為6年;余下公司股權激勵有效性均不超過5年。
股權激勵究竟會給上市公司帶來哪些影響?以美克家居為例,此次公司擬授予限制性股票數量為1550萬股,占總股本的1.04%,授予價格為每股2.61元,激勵對象為董監高、中層管理人員及核心業務人員,解鎖條件為以2016年為基數,2017-2019年營業收入增長不低于22%、59%、106%,或以2016年為基數,2017-2019年凈利潤增長不低于16%、40%、75%。
東吳證券認為,此次股權激勵綁定核心團隊,有利于提升企業內部活力,提升公司管理和經營的效率。公司給予的解鎖目標中3年的收入復合增速達到27.24%,凈利潤復合增速達到20.5%,且增長預期呈現一定加速趨勢,表明了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股權激勵過程對上市公司行為的引導可分為兩方面。”國泰君安分析師孫金鉅認為,一方面是公司業績,另一方面是股權激勵對象的“個人業績”。公司業績涉及股權激勵成本,股權激勵對象的“個人業績”則與稅收、行權條件等相關,公司業績和個人業績兩者緊密聯系,里面還夾雜著股權激勵制度誕生時帶有的避稅原罪。
此外,他表示,從統計樣本看,草案公告日當天的平均超額收益率為1.00%,授予日當天的平均超額收益率為0.62%,均存在正的超額收益,構成有效的投資時點。另外,股權激勵授予日的買點安全邊際較高,而且相比草案公告日的時點更易把握。
“2014年以來,員工持股計劃成為上市公司比較流行的方式,雖然從員工的激勵方式來看,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實際上兩者還是有所不同,股權激勵更側重對管理層的激勵。近期市場調整劇烈,不少公司股價都出現大幅下滑的跡象,這個時候推股權激勵自然更加有利于上市公司。”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原標題:弱市中上市公司頻推股權激勵)